李昂很想效仿唐太宗,为何逃脱不了宦官的掣肘?
唐文宗李昂不是被宦官害死的,但唐文宗的死,却跟宦官有很大的关系,唐文宗李昂是在甘露之变后,被宦官软禁,后唐文宗忧郁成疾,因此去世,唐文宗去世时三十二岁。
唐文宗李昂是唐穆宗之子,他和唐朝的唐敬宗、唐武宗是兄弟关系。开始的时候李昂被封江王。
唐敬宗在位的时候,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而由宦官把持朝政,同时宦官勾结大臣打压忠良、排除异己,最终在公元826年,宦官杀死唐敬宗,当时唐敬宗时年十八岁。
而当时宦官掌权的很多,在唐敬宗被杀后,宦官也分两派,宦官刘克明想立唐宪宗之子李悟为帝,但宦官王守澄、梁守谦想立李昂为帝,最终王、梁杀死刘克明和李悟,拥立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
唐文宗继位后,虽然曾励精图治,无奈当时宦官势力太大,同时朝廷大臣又有牛、李两派相互打压,因为两派相互攻击,导致朝廷动荡,更加让宦官得以从中把持朝政,更加严重的是皇帝本人的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
唐文宗不愿束手待毙被宦官控制,所以他想从宦官手里夺回权利,他为了除去宦官就提拔了自己认为是心腹之人的郑注和李训。之后郑注和李训也成了唐文宗李昂的宠臣。
后来唐文宗李昂用郑注的办法,利用当时宦官们之间的不和,用宦官王守澄手下仇士良掌管一点禁卫军来分化王守澄的权利,没多久就夺了王守澄的兵权,并且又让王守澄喝毒酒自尽。
王守澄是死了,但宦官的势力仍然存在,同时王守澄死后,宦官仇士良的实力就大了起来。
所以唐文宗就让郑注挑选数百精兵,想在王守澄下葬的时候,一举除去宦官势力,当时有人奏报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所以唐文宗准备以观露之名,骗仇士良前去,然后在杀死仇士良,但却被仇士良发现埋伏的有士兵,就急忙出去。
之后宦官挟持唐文宗,宦官和李训等人两方进行了激烈的交战,宦官派兵见人就杀,死伤数百人,其中李训、郑注也因此次事件先后被杀。同时受牵连的也有很多人。
大唐朝廷经过这次甘露之变,让朝堂凋零,宦官势力更加的强大。唐文宗李昂也被宦官软禁,朝廷大事皆掌握在宦官手里。唐文宗当时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后来唐文宗在软禁期间,忧郁成疾,就让丞相辅佐太子,但却被仇士良等人知道,于是仇士良等人就废了太子,而立李炎为皇太帝(李炎是唐文宗李昂之弟)。唐文宗对此结果同样不能改变和无可奈何。
最终唐文宗李昂在忧郁成疾之下,在他三十二岁时因病去世,唐文宗去世后,李炎登基为帝,是为唐武宗。所以唐文宗之死,虽然不是被宦官直接杀害的,但也和宦官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