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干掉”丰田?被美国式阴谋狙击,七年前早已策划
在世界汽业工业的发展中,美国很早就败给了“小老弟”日本。汽车制造业作为美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竟然被小老弟超了车,这让“老大哥”面子往哪搁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阴谋”之下,丰田是如何陷入美国式陷阱,被美国“阻击”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面积狭小而且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时刻担心面临沉没。正因为这样,日本人生来就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恰恰成就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日本人的野心,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日本资源与环境的必然结果,日本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更体现的淋漓尽致。丰田上世纪中叶在日本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随即开始“走出日本,生产世界汽车”。
随着丰田等日本汽车品牌不断崛起,美国三巨头的市场份额被越挤越小,他们很早就预感到,日本汽车会把美国汽车业逼到悬崖边上。因此,对丰田的狙击就不仅仅是个别厂商的事情了。此时,美国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在默默酝酿一场惊天大阴谋。
说到这场阴谋,不得不提到帝弥忒使·毕乐这个人,他是何许人也?这就要从福特说起。
福特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汽车制造厂商,在培训和管理理念方面是非常先进的。
福特公司每年都要在全美范围内选择16位优秀的青年律师,进行严格的培训。这就是素有福特“黄埔军校”之称的“下一代诉讼律师训练计划”。
而培养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插进竞争对手内部,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这样才能战胜对手。并且,福特还可以学到他们的先进技术,可谓是一举两得。
毕乐是一个思路清晰、口才超群的优秀律师,在帮助福特赢得几场较大的官司后,一眼就被福特高管看中。而且,毕乐是一个狂热的爱国主义者,他也不想看到自己祖国曾经盛极一时的汽车制造业,被日本企业所替代。
在这种理念下,毕乐参加了第二年“福特律师训练计划”,为计划进入丰田而做准备。
在美国福特公司与丰田公司的一次常规接洽活动上,福特公司有意无意的带上了毕乐,福特的一位高管更是在丰田高管面前对毕乐大加赞赏。
至此,毕乐开始真正进入到了丰田的视线中。丰田公司就像二战后的日本民族一样,总是想把最高端的技术与人才收入自己的囊中。但不得不承认,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能如此飞速的发展,也实在和这种精神分不开。
在与丰田公司多次接洽后,毕乐最终答应了丰田的邀请,随后便“西渡日本”,来到日本总部进行学习。
图为丰田总部,位于日本爱知县丰田市丰田町1番地
毕乐以他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专业知识,赢得了丰田高管的彻底信任,丰田认为在美国的汽车诉讼都是些小问题,靠毕乐这些神通广大的律师就能轻易解决。
毕乐参观丰田的工厂后发现,从厂房到生产线再到工人,用一个词概括,那肯定是“严谨”,真不愧以“精益求精”著称。厂房设备一尘不染,生产线完全自动化且有条不紊,工人们也一丝不苟的埋头工作。
日本人工作的认真程度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但是工资却很低。对比来看,此时通用汽车普通员工的平均小时工资为73.26美元,而丰田在美国工厂的员工仅有48美元,在日本国内还要更低。
表面上看,丰田从管理到技术再到工人都极为严谨,但毕乐相信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背后一定会有不为人知的缺陷。
2003年4月,毕乐回到了美国丰田公司,一回国就接了一桩已经打了一年多的案子。
案子是这样的,美国一对老夫妇——史蒂文斯夫妇,靠着经营一家农场维生。他们有个爱好,就是时长会开着他们的丰田4Runner?SUV去全国各地旅游,在最后一次驾驶在美国西部的公路上时,史蒂文斯先生为了躲避对面急驶而来的卡车,准备紧急刹车,谁知刹车失灵,车体突然侧翻,史蒂文斯先生的妻子当场死亡,自己也在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
史蒂文斯先生非常伤心,认为这是丰田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或设计缺陷导致的。即使如此,毕乐还是通过自己高超的专业知识,赢下了这场官司,成功让史蒂文斯先生愿意私下解决,让丰田把影响降到了最低。
接下来的几个案子,全都是翻车案而且很多都是同一系列——4Runner?SUV的系列车型,毕乐都得以妥善解决,这使得丰田公司更加器重他,认为毕乐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但是,毕乐却开始留意这款车型,觉得翻车事件并非偶然,后来毕乐渐渐发现,不光这一款车型,还有一些其他车型也有类似的问题。
不知不觉,毕乐为丰田赢得了12场重大官司,每场必胜,让丰田产生了侥幸心理:即使产品因为质量问题遭到起诉也没问题,反正有毕乐在就能逢凶化吉。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想法,丰田公司开始忽视质量检查这个最重要的程序,创业之初的精神全部抛掷脑后。
中国有句老话叫“欲速而不达”。丰田公司为了能够早日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不断增加产品类型、拓展新的业务,并且为了节约成本,零件大量通用,就必然会出现设计缺陷。多场重大事故的发生,让毕乐得到了丰田质量问题的确凿证据。
毕乐在离开丰田两年后,便对丰田提起了诉讼。
诉讼内容是:丰田隐瞒并销毁了300多起丰田汽车翻车致死、致伤的相关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丰田掩盖了汽车设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并逃脱法律制裁。最后,看似很有诚意的召回行动却引起了更多的猜想,认为丰田因为一起诉讼,而愿意付出如此大的召回代价,肯定是有更严重的问题。
至此,丰田面临着自创立以来最严重的的信任危机,隐瞒多年的“小故障”最终迎来全面爆发。“刹车门”以及“召回门”事件的发生,都是在美国式陷阱的精心策划下,最终让丰田引爆了一个个自己埋下的“地雷”。
丰田的“召回门”是一场悄无声息但又波澜壮阔的“阻击战”,目的在于拯救底特律,重拾美国汽车城之梦,这对我国汽车行业也敲响了警钟,让很多陶醉在扩大市场份额的中国车企猛然惊醒,反省自己在抢占市场时埋下的隐患。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