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新装备之:新步枪2.0

战甲看阅兵国庆新装备之:新步枪 2.0

在国家大事中,轻武器也有了一些新的面貌,除了2018年看到的新冲锋枪,详见战甲篇相关文章。不过我们这次文章的主角,却是传闻已久的新型步枪。网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相关内容,所以编辑部再次推出“看图”技能来分析一下我们的新伙伴。分析的目的是在官方媒体发声之前,把事情摆正,给大家一些靠谱的指导。如果有任何不准确的地方,请给我们您的见解和建议。

”起点高人机好,洋气又传统、新潮又接地气“

这个出现的早期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一把短突击步枪。按照正常发展,应该也是卡宾/制式突击步枪。应包括班机枪、精密步枪,从而形成了新一代步枪家族。据编辑部介绍,它也是新一代“00后”战士手中的新一代“打狗棒”。

1.?枪管长度的变化

枪管的减短说明我军的机械化又上了新的台阶,很多情况下不需要每个步兵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射击,而方便携行,重心更加合理,操作增加舒服的短突击步枪一定会更加得到青睐。

而参考美军的经验,对于较短的枪管,是否会优化弹药,推出更适合短枪管的新弹药,我们将拭目以待。

2.?护手

通过视频截图,可以发现短突击步枪护手应为聚合物材质、整体全包络式设计、但又将导气系统外置,这一举措倒是将新步枪的颜值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护手两侧一***只有4个散热孔(没必要采用非对称设计),在12点上有全长的皮卡汀尼导轨,而3、6、9点方向使用螺丝孔固定皮轨再安装附件的形式进行安装的(因为握把两脚架这样的附件在以前我军的装备中是使用皮轨进行安装的),并没有现在国外流行的铝合金护手和M-lok接口,似乎有些令人失望。

但实际上这是非常接地气的设计。虽然铝合金护手整体更轻更坚固。但是实际上对于普通步枪手来说,人机效果稍差。举个简单的例子,高低温时人机效果较差。只要在太阳下稍微晒一晒,铝合金护手就会很快升温到徒手无法接触的地步。虽然可以用各种接口盖片进行遮挡,但是对于广大战士来说,这样的配置过于麻烦,还没有提及生产工艺复杂、表面打滑等其他问题。

1.?散热会对武器使用产生一定影响,直接可见枪管的M-lok接口对于打打比赛或者普通科目的步枪来说还算凑活,但是对于可能用于高强度的作战的军用突击步枪,只有使用较大的小握把,将射手的前手完全脱离护手才能防止烫伤,但是无法提枪前进,严重的影响到步枪的携行。

2.?任何不打螺丝胶的螺丝旋紧接口,都是会松掉的,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M-lok并没有什么优势。

3.?你看看人家D队和海发的SMR和RAHG,那也都是螺丝孔啊。

3.?新弹匣

新弹匣可能也是我们比较能够直观感受到新步枪“洋气又传统”的地方。虽然还是弧形弹匣和“前挂后卡”式的结构。但Magpul PMAG样式的外形,AK-12新弹匣式的弹匣底板(截图角度问题并不明显),让人感觉到了“取长补短”的意思,当然,还有没有更多的惊喜,就要等官方宣布咯。

4.?新光学瞄准镜

新光学瞄准镜不出意外的出现在了新步枪上,由于机匣顶部的皮轨设计,所以新型瞄准镜的安装将非常牢靠,不需要频繁拆装。而新瞄准镜本身,由于那一圈鲜艳的光纤的存在,便证明了它是新型光纤照明瞄准镜,换句话说,ACOG。虽然本身并不时什么新潮产品,但是可靠性极高,使用简单,不需要安装电池,非常符合常规步兵作战需要。

至于某些“国家队”是不是有别的瞄准镜需求,那就“特事特办”的原则去考量了,不在本次的讨论范围内。

而非常类似的成熟产品。其实已经在去年的警展上展示过。只是替换了物镜遮光罩的设计,更类似于刘坡尔德的H.A.M.R.瞄准镜。至于是否还会使用相同的分划,我们将拭目以待。

从实际实用角度来说,或者这样的分划对于垂直方向上运动趋势表现较好,比较利于快速射击。

5.?双面快慢机和新奇的弹匣卡笋

双面快慢机是体现新步枪良好的人机效果,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其右侧面的快慢机拨杆长度似乎较小,按照国际惯例,不排除使用非对称式设计,也就是左边更长,右边稍短,避免影响主要使用的右手食指完成击发动作。

而其扳机护圈上较大凸起也让人联想到AK-12早期型号的三用弹匣卡笋,满足我军传统换弹匣操作方式的同时,不排除有射手能够不离开握把即可完成装卸弹匣的设计。

左侧图片看起来好像弹匣卡笋和扳机护圈是分离的,但其实是一体的,向外侧突出,相比老一代的03,更方便使用,具体样式,要需要高清的图片进行补充分析。

6.?随动拉机柄

通过视频截图可以看到,新步枪还是采用了传家宝-随动拉机柄,总有些没跑过战术,打过多姿的军事博主在担心会否出现03的断指柄,从模糊的视频截图上来看,拉机柄和护手之间有一定距离,护手尾端加粗,让手指很难接触到拉机柄。这也是新步枪进行人机优化的一个结果。

其实随动拉机柄优点还是很多的。质量轻,使用方便,卧倒时候方便拉,故障时候方便踹,放在右边方便背枪跑步。当然,也方便我们从左右分析出新枪结构的一大特点,上下分离式机匣。

枪托右侧没有折叠铰链,这意味着新步枪暂时没有折叠枪托。同时,结合接收器外形的巨大差异,这与曝光的NAR系列划清了界限。两者不是同一种武器。

然而,敏锐的读者似乎能感受到一种熟悉感,非常紧凑的机匣设计,拆卸销的位置,伸缩但不折叠的枪托,以及致命的短行程活塞导气系统,所有这些都是某种“吃鸡神器”和“影星”很像,再加上两年前出现在某射击体验场所的MR223A1,那你不妨假设一下新步枪的血亲。

除了“吃鸡神器”之外,剩下的自动机就是AR-18了。 AR-18的设计可谓是桃李满满。然而,一旦设计出了问题,他很快就向一个非常不受中国人欢迎的兄弟靠拢。

而说完最重要的,下机匣内部的机制呢?怎么没有空存,还清晰的显示了一些图片。而挂空仓解除呢?等官宣吧,说不定会有大惊喜或者大失望。

至于伸缩式枪托、握把、机瞄、表面处理、新材料、刺刀等等,就连我们的专长,支撑系统的尼龙部分也很有意思。新的表带和新的携带工具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的,当然,还是等官宣再说这些吧。嗯,新步枪暂时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