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和妙玉:贾宝玉为什么喜欢和尚妙玉?
关于贾宝玉和妙玉的感情描写其实不多,就三段。
第一段是小说中第四十一回妙玉与贾、林、薛品三人喝茶。贾母领着众人到了玉殿,妙玉悄悄带着黛玉、宝钗去吃“缂丝茶”。宝玉不甘心,跟着去了。妙玉把两个珍贵的茶杯分别给了黛玉和宝钗,但见她:
我还是会把以前每天和宝玉一起喝茶的绿玉倒掉。宝玉笑道:“俗话说‘天下平法’,他们两个就是这么用古董宝贝的,我就是俗工具?”妙玉道:“这是不是俗器?我没疯,但我怕你家里可能找不到这么俗的装置!”宝玉笑道:“俗话说‘随乡下乡’。我来找你,自然会把这金珠玉宝贬为俗器。”妙玉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又找来一盏竹根雕成十环九扭一百二十节的大灯,笑着说:“就剩这一盏了。这海能吃吗?”宝玉笑道:“该吃饭了。”妙玉笑道:“你虽然吃了,却没有受这些茶崩的苦。一杯不闻,两杯是解渴的傻事,三杯是饮牛骡。你吃了这海会变成什么?”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捧着壶,只往海里倒了大约一杯。宝玉细细的吃着,果感又轻又纯,赞不绝口。妙玉认真地说:“你欠他们两个人的茶。你一个人来我给不了你。”宝玉笑道:“我心里很明白,我也不领情。我只是感谢他们。”妙玉道:“我明白。”
网络映射
在这段话里,一个很不寻常的举动是,一向因为洁癖而鄙视男人的妙玉,见宝玉来了,不但不反感,还给宝玉一杯绿玉喝,与刘姥姥喝过的、妙玉要扔掉的茶碗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在妙玉眼里,贾宝玉不仅仅是一个人物,还是一个可以和自己喝酒,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亲密对象的人物。注意,茶杯是和你的嘴接触的东西。妙玉把每天用嘴碰的茶杯给宝玉,其实是很有暗示性的。而宝玉这呆子却不领情,说:“他们用那样子的古董宝贝,我就是个粗鄙的工具?”愚蠢的话。妙玉的心血白费了,妙玉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哈哈。好在这个傻逼很懂女人心,立马“擦头发”,让妙玉转怒为喜。妙玉为了报复,把宝玉比作牛,比作带着大灯的骡子。此时的妙玉,就像一个古佛相伴的尼姑,分明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多情少女。而且妙玉最后还郑重指出,贾宝玉的好茶是受了黛玉和宝钗的影响。真是个无情的女孩。其实妙玉对贾宝玉的报复,就像她想把自己的杯子给宝玉喝一样,是出于一种珍惜,一种与之无关的纯粹的珍惜。宝玉最后的回答赢得了妙玉的心,我不领情。
所以我也怀疑,妙玉开始请黛玉、宝钗过来喝茶,一方面是因为林雪出类拔萃,另一方面也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妙玉不可能不知道宝玉是黛玉、宝钗的追随者。这两个人来了,宝玉怎么会不来呢?所以那句“你欠他们两个人的茶,你一个人来我也不能给你饭吃”似乎有点像“此地无银三百两”和“欲盖弥彰”。多么深沉的女孩啊,她的感情品味如此纯粹。
应该说这一段是贾宝玉和妙玉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他们打成了平手,但却成了知心朋友。
第二段是小说的第四十九到五十章。大观园重开诗社,宝玉被罚雪中断梅花。第一,贾宝玉在雪地里“刚沿着山脚转了一圈”,就闻到一股冷香。他回头一看,发现妙玉的玉殿里有十几颗胭脂一样的红梅,映着雪色,特别有灵性,很有意思。宝玉停下来,细细的享受一番,才走。"
不要小看这段话,其实是曹雪芹的“跳虚写”手法非常好,非常习惯。这段话已经透露出贾宝玉和妙玉相知很深,很纯,就像雪天的梅花,清新自然,亲切悦目。果然,后来李纨派宝玉去翠涧寺折梅子。原话如下:
“我没看出崔庙里的红梅有意思。我要折一根树枝,把它放进瓶子里。我厌倦了妙玉是个男人,就不理他了。现在我就罚你拿一个插着玩。”大家都说:“这个惩罚很优雅,很有趣。”宝玉也乐了,答应离开。湘云和黛玉异口同声道:“外面很冷。你应该在走之前喝杯热葡萄酒。”于是湘云已温了一壶酒,黛玉递了一大杯,斟满。湘云笑道:“你拿不到我们的酒,就罚你两次!”宝玉慌忙吃了一杯,在雪地里走了。
明明妙玉的梅花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折的,宝玉却“乐”了。他愿意做一些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因为贾宝玉认识妙玉,知道他能得到梅花。是的,不一会儿,梅花来了:
一言未发,只见宝玉含笑捧着一枝红梅进来。女仆们已经把它放进瓶子里了。大家都说:“来玩得开心!”宝玉笑道:“你现在可以享受了。不知道花了我多少心血。”
显然,采梅远没有宝玉想的那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妙玉是如何“折磨”宝玉的。而这种折磨,不就是一种“爱”和“嫉妒”吗?但妙玉还是成全了贾宝玉和他的姐妹们的欢喜,把淡淡的孤独留给了自己。就像梅花香一样,有感情却无所作为是很自然的。你看宝玉折的梅花。也许是妙玉寺最美的一个。
网络映射
“原来这梅花只有两尺高,有一枝纵横出来,长约两三尺。其间小枝分裂,或如蚌,或如僵蚯蚓,或如笔,或如林,真是花吐胭脂,香欺惠兰。各有各的赏赐。”
妙玉总是把自己最好最珍贵的东西给宝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说实话,我真的很嫉妒宝玉。但是宝玉并不鲁莽,所以他为此写了一首诗,写了他对妙玉的欣赏:
酒未开,句未切。寻春问蜡到蓬莱。
不求花瓶里露,只求嫦娥门槛外梅。
入世后,采红雪寒,尘香剪紫云。
如果你在意诗和瘦肩,你的衣服上还是布满了佛苔。
这首诗把妙玉比作嫦娥,流露出怜惜和悲伤。正所谓“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有佛苔。”这种关心,只有妙玉最受用。难怪黛玉对这首诗的评价不太高。所谓“平庸”、“有点意思”、“巧合”,其实就是暗示这首诗很好,而所谓的“诗性”恰好是最高境界,只是黛玉有点嫉妒,不愿意承认。多么美妙的情感交流。这一段话,贾宝玉虽然实际上没有写如何折梅,但是确实把他和妙玉的情分都写了。
最后,当贾宝玉又跑到翠冠的时候,妙玉决定给每个人一朵梅花,这说明妙玉不是怪胎,她是那么善良,尤其是面对她真正喜欢的人的要求的时候。
第三段是第六十三回小说写的因为贾宝玉生日妙玉特意送了一张寿贴。
宝玉正在梳洗吃茶,忽见砚台下有一张纸,便说:“你这样混东西不好。”袭人晴雯等人忙问:“怎么了?又是谁错了?”宝玉指道:“砚台底下是什么?肯定又是那个样子,我忘记收了。”晴雯取出砚台,却是字帖。递与宝玉时,原来是一张粉红色的信笺,上面写着:“门槛外,妙玉为龚肃,遥叩陈方。”宝玉看了,跳起来问:“谁捡的?不要说!”袭人晴雯等人看到这个,不知道是那个重要人物发来的帖子。他们都问:“昨天是谁走马上任的?”四儿冲进来笑着说,“妙玉昨天没来。她只是派了一个母亲来带。我就把它留在这里,但我会忘记喝一杯。”大家听了:“我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不值得。”宝玉忙命道:“快拿纸来。”现在我拿着纸,研究着墨迹,看到他写的是“局外人”二字。我不知道回复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只是陷入了沉思,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这段话的意思很深刻。首先,妙玉居然知道并记得贾宝玉的生日,说明他们平时交往很多;其次,宝玉看到帖子后的反应,是表明他很重视妙玉的事情,所谓“跳起来”怪大家不告诉他。第三,在一次很普通的生日祝福语中,宝玉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他遇到了惩罚,他才找到了回复的标题。所谓“外人为妙玉”,“宝玉为妾”。
宝玉向邢岫烟请教了一会儿后,也指出宝玉与妙玉的相识。俗话说,“他不在这些人之列。他是世界上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因为我有点见识,就把这个帖子给我了。”说明宝玉是如何理解和重视妙玉的。以至于和妙玉有过“师生恋”的邢岫烟,突然变成了一个“超然如野鹤,有来历”的人,真的是爱屋及乌。邢岫烟也明白了妙玉为什么这么看重宝玉:“奇怪了,俗话说‘有名气不如见人’,可是妙玉给你发这个帖子就奇怪了,去年送你那些梅花也奇怪了。”妙玉和宝玉是认识的,邢岫烟看穿了。
看看宝玉得知邢岫烟与妙玉的关系后的表现:“宝玉喜笑颜开,仿佛听见了焦磊的话”;再来看宝玉在接受邢岫烟劝告后的表现:“宝玉如醍醐灌顶,‘唉!’".这些都印证了他和妙玉之间难得的相知相惜的感情。
最后,贾宝玉“回房写了一帖,只写了‘我妻宝玉吸烟拜’四个字。我亲自把它带到崔庙,从门里扔出去,然后回来。”
明明很重视,很珍惜对方,却不去打扰对方。他们只是把相知相惜的美好感情埋在心里。贾宝玉对这种方式的处理,恰恰说明了他们感情的真诚和纯洁。
而这份难得而美好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有幸被伟大的曹雪芹先生写下,保存在伟大的小说《红楼梦》中,让我们有幸体验和感受其中的乐趣。
那么,贾宝玉为什么对一个和尚有好感呢?
第一,妙玉和家人关系很大。贾母带着刘姥姥去了崔琦庙。妙玉向他们打招呼。只见妙玉亲手捧着一个刻着海棠的小茶盘,来盛金云龙的生辰,里面放着一个彩色封面的小铃铛,是送给贾母的。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说,“是的。这是老君美。”这是妙玉出场的第一句话。可见贾府与妙玉的关系。贾母知道苗雨的好客,苗雨也知道贾母的爱好。暗示着他们两个家族有着不一般的关系。妙玉是苏州来的尼姑,带着头发修行,也是年轻的官员。大观园内的殿,附于右门,由贾家供养。贾母和妙玉的关系非同一般,而贾宝玉又非常崇拜他的祖母,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一拍即合。
宝玉和黛玉
网络映射
第二,妙玉孤傲高贵。因为妙玉的傲慢,她不会像其他女孩那样行事。妙玉的聪明之处在于她明白宝玉是个“乱世魔王”,不喜欢撒娇。其实也是这样。贾宝玉欣赏的女人,如晴雯、黛玉、贾探春,都是带刺的玫瑰,任性的头发肯定不是贾宝玉喜欢的。
第三,妙玉的气质与宝玉相似。她爱看庄子的文章,认为自己是个不正常的人,说明她对政治和权力不感兴趣。他也看破了社会,看破了世俗,看破了名利;她是个孤独者,自愿生活在边缘,享受孤独。但因为她能做到与天、与宇宙、与自然的和谐,她就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不能轻视,不能敬畏。类似林黛玉,我也不希望贾宝玉去趟仕途的浑水。黛玉是贾宝玉的心腹,妙玉也有林黛玉的影子,自然对贾宝玉有吸引力。
第四,妙玉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如果不出家,她很优雅。曹雪芹在《容世难容》这首歌里称赞她:“气质如兰之美,才情比仙之富。人难得寂寞。”他又说:“你的道是吐肉,你视再续前缘为俗;但我不知道太高的人更容易嫉妒,他们太干净了,不会分担嫌疑。唉,邓青古庙里的人要老了;我失败了,红粉地板充满了春天的色彩。最后还是灰头土脸,违背你的意愿。就那样,无瑕的白玉陷在泥淖里;何必呢,太子和孙子叹道。”
第五,妙玉不是一个普通的和尚,而是一个有头发的修行者,这说明妙玉可能有很长的历史,或者说她还没有完全放下世俗杂念。况且她才貌双全,自然引起宝玉侧目。宝玉生日回信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妙玉,外人,恭敬诚恳。一个年轻的尼姑给一个高贵的儿子祝寿,这在当时是荒谬的,这似乎表明她不知不觉地对宝玉产生了好感。物以类聚,自然贾宝玉也对她产生了极其美好的印象。
新版《红楼梦》妙玉剧照
当然,这种纯粹的感觉仍然带有必要性的味道。不然为什么妙玉在玉殿喝茶的时候,会因为一个简单的问题,突然对林黛玉“发火”呢?而且立马连一向被看重的林妹妹都骂了。在这里,是不是有点“吃醋”?我觉得有。妙玉毕竟还是个少女。她不自觉地把自己因身份限制而与贾宝玉不可能恋爱的“烦恼”转移到了贾宝玉真正爱的林黛玉身上。这是一种多么微妙的心理感受。没有曹雪芹谁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