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卓斯基兄弟的组合经历
安迪和拉里出生在芝加哥一个波兰裔美国人的家庭。沃卓斯基兄弟打趣得称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开始他们的合作。母亲林恩,既是护士也是画家,父亲郎,是个商人。两人从1983年至1985年在以从艺术表演和科学课程闻名的公立高中——惠特尼·杨高中就读并毕业。在高中时二人并不出众。同学们回忆起兄弟俩只记得他们在《龙与地下城》中有过表演还有为学校剧院和电视节目工作,但大多数是幕后。之后,安迪在波士顿的爱默生学院学习,拉里在纽约北部的巴德学院学习。两人退学后,一边做木工一边画漫画同时绞尽脑汁创作《黑客帝国》三部曲。兄弟坦白热衷于复杂化故事。“因为我们是伴随着漫画书和托尔金的著名三部曲成长的。兴趣之一就是把连续的虚拟带入电影,拉里解释道: 如果你看部电影,放了一个半小时候差不多你就知道接下来会如何,好吧,我有办法让你全神贯注,但却不让你猜到结局,那才令人兴奋。”安迪直截了当把他的概念灌输给观众让之振奋:“我们觉得电影太无趣一猜就中。我们要吊观众的胃口。”
在进入电影圈之前,沃卓斯基兄弟为玛弗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旗下的锐思莱公司(Razorline)工作,即《Ectokid》一书画漫画(由恐怖小说家克里夫·贝克原著)。1993年还为EPIC漫画公司克里夫·贝克的《猛鬼追魂》和其《夜行骇传》画过。
2003年,两人创办卜林曼漫画公司(Burlyman Entertainment),并以《黑客帝国》为蓝本推出了另外两本相对独立的双月刊系列漫画:
《少林牛仔》—高夫·达龙(Geof Darrow)创作,编剧,美术(沃卓斯基兄弟在每期上都会发表一些开放式对话内容);
《科学怪人》— 高夫·达龙和史蒂夫·思科斯(Steve Skroce)***同创作,沃卓斯基兄弟编剧,思科斯美术。
在思科斯连载的玛弗漫画《盖比特》中,他还塑造了一对赏金猎人的形象,曼谷兄弟作为盖比特的对手,原型就取自沃卓斯基兄弟。
《黑客帝国:重装上阵》上映不久后,有传闻拉里·沃卓斯基在公众场合以女性打扮出现,改名拉娜·沃卓斯基。在2003年5月30日的专栏中,大卫·波兰说:“我透露的每个信息都是在告诉你们拉里·沃卓斯基正在变性。以女性装扮出现,注射雌性荷尔蒙,还要做变性手术。”这一点在日后2006年3月份《旧金山纪事报》一篇文章《变性人》中也被进一步证实,他们也说:“拉里·沃卓斯基已经变性,现在以拉娜·沃卓斯基身份生活。” 据《滚石杂志》报道,可能是拉里·沃卓斯基在大众印象中先入为主的嗜好——“易装癖”使得这一传闻更加恶化。
然而,沃卓斯基电影多次的制片人乔尔·斯利福在2007年的一次采访中宣称,所有关于拉里变性的传闻都“不真实”,并解释,“他们不参加访谈,所以媒体就添油加醋。”类似言论也得到电影《极速赛车手》片场工作人员的再次证实,其中一个指出:“在工作手册上,还是叫他拉里。”
兄弟情谊常常能创作出许多非凡的东西,沃卓斯基兄弟俩在银幕上,以独特的手法,对现代科幻动作片的拍摄理念、视觉效果进行了大胆改革。虽然他们在影片中,对影片格调和艺术表现手法并不见得是原创,但他们在动作和科幻片中揉入了十分概念化、几近神话般的叙述手法,展现了兄弟俩非凡的珠连壁合才能,在1999年他们推出的影片《黑客帝国》中,这一手法被发挥至极。
他们很早就经常就现实的真实感觉进行思考,并尝试着对一些观念进行变革,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拉里-沃卓斯基在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学习二年之后,便中途退学与兄弟一起做油漆匠、木工;有时还编写滑稽喜剧,并参加其中的一些表演。同时,他与从埃默森学院(Emerson College)辍学的弟弟安迪-沃卓斯基一起,继续进行着哲学方面的辩论。
拉里在看了一本关于影坛传奇人物罗杰·科尔曼(Roger Corman)的书之后,很受启发,并嘱咐弟弟一定要读一下这本书。兄弟俩决定尝试着借用电影剧本的方式来表现他们讲故事的技巧。兄弟俩创作了一个“科尔曼式”的故事,讲述了上流社会里的尔虞我诈现象。这个故事的创意和创造灵感获得了好莱坞的不少肯定评论,受此鼓舞,兄弟俩决定继续他们在影坛上的追求。不久,沃卓斯基兄弟又为同一家影片公司创作了另一个剧本,并于1995年被拍成电影《最后的刺客》(“Assassins”)。但是该片在票房榜上并没有串红,失望之余,他们决定自己接手,打造电影。
港派打斗风格以及倍受追捧的视觉效果,在票房榜上一举打破纪录,影迷们如痴如醉,意犹未尽。不久,沃卓斯基兄弟又着手推出《黑客帝国》的两部部续集,完成关于人类在一个险恶、无处不在、一切又是那么深不可测的阴谋中恢复神智的三部曲。 矮胖的身材,时常挂在嘴角的一丝嘲笑,坐在一起争论更像争吵,这就是好莱坞当红的兄弟导演组合——沃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的写照。这对沉迷于日本漫画、中国功夫以及打坐冥想的怪才,虽然仅仅导演过三部影片,却在这座才子佳人如过江之鲫的城市里迅速蹿红。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因为一部“疯狂”的《黑客帝国》才使得两兄弟傲视同侪,被制片商们视为“印钱机器”。
高兴的兄弟二人认为自己这一次选对了行当,然而不久以后,当他们1995年写出了《最后的刺客》(Assassins)后,这种短暂的欣喜被巨大的失败所代替。《最后的刺客》在票房上的惨败使沃卓斯基兄弟怒不可遏。
1996年的《惊世狂花》,一部极其老套的黑帮故事情节,被兄弟二人移花接木到两个彼此相爱的女人身上,顿时使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技巧别有一番味道。黑帮、女性、“同志”这三种类型电影的一切标志性特征被沃卓斯基兄弟信手拈来,又相融无间地揉捏成一部耐看的片子。
沃卓斯基兄弟将天才的灵光折射在片子的每一个角落,跨越传统与创新间的藩篱时举重若轻的态度甚至让人嫉妒,别致的叙事策略把一个俗套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沃卓斯基兄弟借用传统的剧作技巧重新构筑安排影片的叙事时空,虽然舍弃了简单的线性叙事模式,但通过剪辑本身不仅没有丧失线性叙事的清晰,而且更制造出的戏剧性的张力,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无尽回溯的想像空间。更可贵的是沃卓斯基兄弟在追求个人风格的同时仍做到必要的节制,并未滥用后现代电影的技巧,其变形夸张并一直保持运动的镜头及音响效果的处理,完全符合人物主观心理,且赋予影片一种反讽的调子。
编剧出身的沃卓斯基兄弟深知新锐的导演手法或许可以使一个好看的故事锦上添花,但一定不会让一个干瘪的故事起死回生。此外沃卓斯基兄弟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情节设计上的天分,尽管这种设计中有很浓的希区柯克严谨逻辑推理的味道。
剧中人薇兰与库基最终能胜出,完全是利用了黑帮内部成员尔虞我诈、彼此间犹如豪猪一般的既需要又鄙弃的动因,恰恰是恺撒等人自己自作聪明,在判断上出现失误而非仅是简单地归于对手的弱智,反过来这种安排又衬托出了薇兰与库基的机智胆识。薇兰面对老奸巨猾的米基,用自己的温婉脆弱、楚楚可怜在米基心中,也为观众设下了伏笔,最后薇兰对米基的一吻宛如神来之笔,令其心动神摇而无暇细想事情的来龙去脉。细节的真实合理使整个故事精彩而令人信服,这在当今好莱坞越来越张扬个性却忽视生活内在逻辑,甚至普通常理的新人作品中也并不多见。拉瑞·沃卓斯基已经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但是他的幸福生活并没有随着薪水的增高而同比例增长。此时的拉瑞本应为《骇客帝国2》在全世界的狂收票房兴奋得手舞足蹈,但他把这样的兴奋点都放在与老婆的离婚官司中。在公众面前拉瑞·沃卓斯基像个委屈的孩子,向大家控告有人盯着他的支票簿不放。在沃卓斯基家族中显然不仅仅是这两兄弟能够翻云覆雨,拉瑞的妻子日前“创作”了长达十四页的“夫妻关系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老婆把两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作为向拉瑞索取赔偿的依据。
不过也不能说拉瑞的妻子一直在胡编乱造,因为已经给沃卓斯基兄弟带来1600万美元收益的《骇客帝国2》在兄弟俩的账单上分文不见。“我相信他在经济收入上做了手脚,用来逃避他应该担负的责任。”拉瑞妻子如是说。她在12月提出离婚。这时候跳出来的不仅有记者,还有拉瑞妻子的前夫。他的故事更加耸人听闻,“当他和我的前妻走在红地毯上时,其实他那身剪裁贴身的西装下穿戴的是胸罩和女式内衣,他是个异装癖。”
《骇客帝国》的热潮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散去,而拉瑞的离婚官司也没完没了。当第三集上映时,期盼着兄弟俩能真正体会快乐的滋味吧。
要给这对儿兄弟导演拍档做一个结束语还真是让人挠头。不如姑且用一个他们的影迷的话来结束吧,“我为什么会喜欢沃卓斯基兄弟?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他们导演了《骇客帝国》’,而我喜欢它。“我承认它比不上《公民凯恩》厚重,也不如《教父》恢弘,当它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娱乐影片。所谓娱乐影片不是试图教导你一些东西,它们甚至根本与动人无关,但它们却是让你愉快地消磨两小时的最佳方式。” 拉里·沃卓斯基于1965年6月21日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两年后,即1967年的12月29日,安迪·沃卓斯基来和他的哥哥作伴了。沃卓斯基的父亲是芝加哥的一个商人,母亲是一位护士,同时也是一名画家。沃卓斯基兄弟很早就开始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当然这种开发有着太多孩童般消磨时光和自娱自乐的成分在内。兄弟俩不断地回味自己看过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人物,并自作主张地给他们安排情节,继续他们的冒险,甚至创造出新的人物来使故事发展下去。
拉瑞曾进入巴德学院,但两年后退学,同他那同样从埃莫森学院退学,当油漆匠和木匠的弟弟一起,埋头于一个滑稽系列故事的写作。受到一本关于电影制作人罗杰·考尔曼的书的启发,沃卓斯基兄弟俩决定利用他们的讲故事才能,尝试开始电影剧本的写作。在模仿考尔曼的风格写过几部戏之后,沃卓斯基兄弟开始得到这一行中的几位重量级人物的关注,而沃卓斯基兄弟也发现当时的那些所谓的好莱坞“精英”们对那些低劣的电影脚本无不怨声载道,但这种现象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高兴的兄弟二人认为自己这一次选对了行当,然而不久以后,当他们1995年写出了《刺客战场》后,这种短暂的欣喜被巨大的失败所代替。《刺客战场》在票房上的惨败使沃卓斯基兄弟怒不可遏,评论家尖刻的文章深深刺痛了他们,尽管绝大多数的影评人认为是表演而非剧本毁掉了整部戏,但这仍使兄弟二人难以接受,这也是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将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原因之一。1996年的《惊世狂花》(又译:《大胆地爱,小心地偷》)是沃卓斯基兄弟导演的处女作,甫一上映即博得圈中人的赞扬,精明的发行商不仅借机大捞一票,而且在随后的录像带市场上也赚的盘满钵满。沃卓斯基兄弟就此声誉鹊起,俩人着手将一部筹划多年的剧本完成并投入拍摄。这是一部发生在未来网络时代的、关于神秘主义和宿命的、搀杂了被以往电影所忽视的元素、并最大限度地使用当代科技,以求达到震撼效果的惊悚影片。
沃卓斯基兄弟和乔夫·达罗,以及史蒂夫·斯可罗斯一起完成了这个故事,他们找到华纳公司的制片部头头洛伦佐·德波纳温图拉和制片人乔尔·希尔佛,试图说服他们使影片得以拍摄。结果是这部融合了天才的想像和神话般的荒诞,还有东方功夫和数字视觉相倚持的电影打破了票房纪录,也让影迷们如痴如狂。沃卓斯基兄弟有一句座右铭:“我们所期待的仅仅是那突如其来的出乎意料。”回头看看兄弟二人所经过的道路,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身后所留下的痕迹似乎无不在证明着这句话,而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天马行空的思绪又似乎在告诉旁人,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下一次呈现给你的是什么。灵光自始至终∶导演处女作赚尽观众“眼球”不知是因为上一部电影的惨败而余怒未消,还是因为多年的梦想一旦成真而厚积薄发,沃卓斯基兄弟的机敏和灵光在处女作《惊世狂花》中几乎俯拾皆是。
1996年,沃卓斯基兄弟亲自担当编剧和导演,推出了现代风格惊悚片《大胆的爱,小心的偷》(“Bound”),影片获得了评论界不少的好评,当剪辑后推向家庭租片市场时,更是受到了影迷们的追捧。继该片的成功之后,沃卓斯基兄弟决定重新拾起几年前他们就开始酝酿的一个剧本。他们将网络时代对于现实和神话理念的一些探讨,并融入他们对哲学的一些思考,推出了一部概念化很强的动作片剧本,其中大量引用了现代特效技巧,并加入了令人惊悚的特技动作。兄弟俩得到了艺术家杰夫里·达罗(Geofrey Darrow)和史蒂夫·斯科罗斯(Steve Skrose)的加盟,创作出了一部动感十足的美妙动作片《黑客帝国》,并得到了华纳兄弟公司制作部经理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Lorenzo di Bonaventura)和制片乔尔-希尔弗(Joel Silver)的大力推荐。
他们为这个名为《黑客帝国》的新剧本,花了很长时间,而且坚持担任这部电影的导演。最后华纳兄弟公司接受了他们的剧本,但直到基努·里维斯接下主角之后才同意提供资金。最终,沃卓斯基兄弟倾全力打造的这部影片,以其神秘和神话般的高智商色彩,在票房榜上一鸣惊人,并在视觉效果上击败了同期推出的《星球大战前传》。等待4年之后,沃卓斯基兄弟酝酿了更庞大的“黑客年”计划,连续推出了9部动画短片和《黑客帝国》的第二第三集,完成了三部曲。
《黑客帝国》三部曲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未来机器人时代的故事,充满了哲学、宗教、科技、武打、枪战等诸多元素,既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特效,也有极其深刻的科幻思考,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尽管未必所有的观众都能理解影片真正的内涵与寓意,但也不妨碍他们欣赏作为商业特效大片的乐趣。
《黑客帝国》的成功之后,沃卓斯基兄弟又担任了科幻动作片《V怪客》的编剧人物,影片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新的任务是把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的日本动画片《急速赛车》(Speed Racer)改编为真人版电影,全世界的影迷们都在翘首以待。 沃卓斯基兄弟一冲动,小木匠和油漆匠的组合成为了电影新贵,他们缔造了让影迷如痴如狂的《黑客帝国》。
关于沃卓斯基兄弟的真正出道时间,还有着不少争议,但基本上得到大家承认的,应该是1995年。在那一年,本来是木匠的哥哥拉里·沃卓斯基参与编写史泰龙影片《最后的刺客》的剧本,但最终并没有成功。而这部看起来颇似30年前的中国武侠片、导演手法受到吴宇森影响、慢镜头弹跳满天飞的电影,却让冲动的拉里决定正式进军影坛,为此,他还拖上了自己的弟弟油漆匠安迪。从此,小木匠雕琢内容,油漆匠控制色彩,这对组合也就诞生了。安迪·沃卓斯基在回忆当年自己出道的经历时,总会谈到拉里的无可取代性,“要是没有他的冲动和鼓励,也许,现在我还是一名油漆匠,他还是一位不错的木匠。只是,拉里在读书时就开始编写滑稽喜剧,并参加表演,拍摄电影对他来说,是早晚的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如何把视觉与科幻揉捏在一起。尽管我们各有所好,但是日本漫画、中国功夫和打坐冥想,是***同热衷的,我想,这正是我们可以配合默契的理由所在。”
而拉里之所以开始写电影剧本,是在1995年时看了一本关于影坛传奇人物罗杰·科尔曼的书之后。他对如何编写剧本有着明确的思路,在剧本上拥有绝对的发言权,而安迪总是安静地站在摄影机后面,整体把握影像风格,尽可能把哥哥的想象展现出来。他们也会为某句台词、某个机位争执不下,但这一切都是友善的,而且最终是颇有成效的。
事实上,根据华纳兄弟公司官方的说法,从来没做过导演的两兄弟正式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1996年的低成本惊悚片《惊世狂花》(又译:《大胆地爱,小心地偷》)。作为作业,这部作品获得了独立电影文化界的赞赏,华纳兄弟公司由此对他们的计划产生了兴趣,于是电影界开始了一个新名词——“子弹时间”,后来被无数崇拜者挂在嘴边。沃卓斯基兄弟就此声名鹊起,两人着手将一部筹划多年的剧本完成并投入拍摄。这是一部发生在未来网络时代的、关于神秘主义和宿命的、掺杂了被以往电影所忽视的元素,并最大限度地使用当代科技,以求达到震撼效果的惊悚影片。片名最终被确定为《黑客帝国》,这部融合了天才的想象和神话般的荒诞,还有东方功夫和数字视觉相配合的电影打破了票房纪录,也开始让影迷们如痴如狂。
后来,这部电影不得不拍摄续集,再续集,三部票房加到一起,两兄弟这辈子衣食无忧。而三部电影别致的叙事策略,用传统的剧作技巧重新构筑叙事时空,虽然舍弃了简单的线性叙事模式,但不仅没有丧失线性叙事的清晰,而且更制造出戏剧性的张力,使影片节奏简洁流畅、情节曲折惊险,而且产生了一种超越叙事本身的深层涵义,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无尽回溯的想象空间,这也使得兄弟俩真正名声大噪。 哥哥拉里“重装上阵”,变成姐姐拉娜了吗?传闻满天飞,两兄弟依然拒绝接受访问。
讨厌媒体,拒绝采访,这是从出道到成名沃卓斯基兄弟的一贯做法。所以,至今为止,大家对这对兄弟的真实生活始终充满着好奇,只知道他们都念过大学但也都没有毕业,知道他们都喜欢漫画、篮球,跟父母关系很好。业余创作喜剧漫画和恐怖漫画。他们的父亲是芝加哥的一个商人,母亲是一位护士,同时也是一名画家。他们同华纳签了不同寻常的协议:不为影片的宣传接受任何采访或出席任何活动。他们的动向一向由经纪人透露,经纪人经常对记者说:“如果你一定要在大草原上找到某个兔子窝,我非常想祝你好运,可惜我这里没有地图。”但是,自从2004年以来,媒体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沃卓斯基兄弟中的哥哥拉里,更希望自己是个女人。后来又有传闻说,他甚至动了变性手术,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甚至连名字也都从拉里改成了女性化的“拉娜”。
上述两种说法,似乎有些根据的样子,这要从2004年拉里和妻子闹离婚的时候说起。当时,被迫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拉里·沃卓斯基像个委屈的孩子,向大家控诉有人盯着他的支票簿不放。而拉里的妻子却向法院“揭发”说拉里从《黑客帝国2》拿到的1600万美元并没出现在他们的婚后财产中,拉里有转移财产的嫌疑,此外还“创作”了长达十四页的“夫妻关系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拉里的妻子把两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作为向拉里索取赔偿的依据,并声称自己“无法满足拉里那些变态愿望”。
媒体对此当然很感兴趣,因为这时跳出来的还有拉里妻子的前夫。他讲述的故事更加耸人听闻,“当拉里和我的前妻走在红地毯上时,其实他那身剪裁贴身的西装下穿戴的是女式内衣,他是个易装癖。”
易装癖的传言似乎是真的——在2003年的戛纳电影节,拉里走上红地毯时看上去并不像原来的大导演,他的脸看上去非常女性化:眉毛修得很细长,戴着长长的水滴形的耳环,一顶编织帽包住了他的头发,指甲也修剪得很漂亮。有记者曾经报道,拉里那时已经开始注射雌性荷尔蒙,已经在为变性手术做准备。此外,就出现另外一个传言:易装癖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拉里,他已经做了手术,变成了女人。这一传闻的根据是拉里在签署离婚文件时,把“拉里”写成了“拉娜”,而在他们2006年的电影《V字仇杀队》中,署名时的The Wachowski Brothers已经变成了没有性别的“The Wachowskis”,因此有人便认为,沃卓斯基兄弟变成了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