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春风把温暖送进屠苏,鞭炮声中还描述了什么节日?

除了春风把温暖送进屠苏,鞭炮声中还描述了什么节日?

春节期间,全世界都在庆祝,当它被举到国家时,充满了欢乐。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大的节日。春节是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它和其他节日的区别就是新旧交替,也就是所谓的辞旧迎新。中国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虽然一个人离家很远,但他总是想回家过年。一个家庭成员,不管平时东奔西走南闯北,都会在春节回家团聚。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团体团聚和家庭团聚的好节日。人们利用春节开展各种娱乐活动,集体拜年,走亲访友,热闹非凡。春节又是新希望的一年。因此,人们喜气洋洋,辞旧迎新,祈求幸福和好运。按照传统习俗,春节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吃团圆饭,然后就是拜年,各种喜庆活动。

宋朝的时候,王安石写了一首诗叫《元日》。“鞭炮声老,春风暖屠苏。千户总以新桃换旧桃。”这首诗记录了宋代人们庆祝春节的盛况。这首诗的大意是:鞭炮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给家家户户送去了温暖,人们在享用屠苏葡萄酒。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照耀着千家万户,门户上的旧符号已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桃花符号。这首诗写出了辞旧迎新的新气象。诗中所写的“元日”、“鞭炮”、“屠苏”、“新桃”、“旧符”,是当时春节的习俗,是春节文化不可或缺的。今天,它们中的一些被继承下来,而另一些则消失或以其他形式出现。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诗题中的“元日”二字,指的就是当时的正月初一。按照传统的叫法,古代没有“春节”二字。古代春节原称“年旦”,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年”又叫“元旦”、“元月日”、“年”、“年”、“三元”。辛亥革命后,元旦改为“春节”,公历1称为“元旦”。可见王安石的诗《元月日》指的是春节。

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中国的夏朝。元旦是指夏历中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尚书·顺典》记载:“月为元旦,顺将在文祖。”元旦也被称为四开始。义曰:“正月为一年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故云为四始。”它被视为一年中中年、月、日、时的开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在先秦时期,元旦不是一个节日。这一天,人们只在宫廷里举行祭祀和宴会,在民间喝春酒。直到汉代,元旦才被正式列为节日,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如祭祖、祭神、给老人祝寿等等。到了南北朝才真正成为节日。当时,在新年这一天,人们已经有了画新年鸡、放鞭炮、挂芦苇绳和祈求愿望等各种习俗。唐宋以后,又增加了拜年、官职、宴饮、鉴赏等各种活动。明代民间兴起“吃年糕”的习俗,称为“年糕”。同时,室内还有“走春”、“旺射”、“日升”、“万事吉祥”等各种装饰。到了清代,在学习前代仪式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家祭、献椒盘、灌柏酒、蒸饼、啜饮美食、参药庙、祭奠电影院、有柬庆等,使仪式更加丰富多彩。辛亥革命后,中国用公历把1月1日改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运用纪年法,正式将公历65438+10月1定为元旦。从此区分了元旦和春节。

诗中的“鞭炮”由来已久。根据书中的记载,它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按照当时的节日礼仪,夏历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开门,也就是在庭前放鞭炮。“鞭炮”,顾名思义,就是竹子燃烧发出的爆破声。因为竹竿是空心充气的,受热膨胀后就会爆炸,所以唐人叫它“爆破竿”,竿就是竹竿,或者叫爆破战。自从火药发明以来,人们就用纸卷火药发出爆破声,也叫鞭炮。大年初一放鞭炮的原因是什么?古代元旦放鞭炮的真正意义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喜庆,而是为了驱鬼辟邪。中国东方雕塑《神经》载:“西山有足足之人,不畏人。叫山魈,竹火起,惊之,而后如其形,火药也。”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鞭炮是用来驱鬼辟邪的,但是他们搞错了。他们认为山魈是鬼。山魈是一种珍贵的灵长类动物,长得像猴子,脸上有五颜六色的条纹,就像今天京剧里的脸谱。古人百思不得其解,视为鬼神,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鞭炮驱邪的习俗一直是有学问的。南朝梁宗谷《荆楚年谱》记载:“正月初一为三元节,鸡鸣庭前放鞭炮,以除山邪。”这种习俗永远不会被废除,也能治愈瘟疫。清古陆《贾青录》载:“大年初一开门,放鞭炮三响,云破瘟疫,谓之开门爆战。”今天,我们在春节期间燃放鞭炮,或多或少有驱鬼治疫的意义,但更多的是用于庆祝,祈求吉祥长寿,也广泛用于男女结婚的庆典,以及重大节日、工程竣工等各种喜庆活动。不仅是鞭炮,各种烟火礼炮也是五颜六色。现代的烟花礼炮远远超过了当年的鞭炮,这是文明的进步。但是,由此引发的火,在古代人身上是没有的。所以有些城市已经禁止燃放鞭炮了,这是发展的必然,应该另当别论。

诗中提到的第三件事是喝“屠苏”。屠苏是一种葡萄酒的名字。古代人在新年期间喝酒招待客人。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是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我们喝的中国酒和茅台酒的名字与马得利、雷米·马丁、XO等洋酒的名字不同。但古人最早喝的不是“屠苏酒”,而是“椒柏酒”,是用胡椒粉和柏叶浸泡而成,供元旦时饮用,也供晚辈给老人祝寿。崔琰《四人月令》记载:“椒柏酒,大年初一引。”相传辣椒是玉恒星之灵,味道鲜美,能抗衰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宋代,窖白酒就被屠苏酒取代了。

诗中的第四件事是“新桃旧象”这里的新桃和旧象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只是新与旧的区别。古人以糊鸡、挂苇绳、树桃符的习俗庆祝元旦,起源很早。相传始于黄帝。《山海经》记载:“黄帝为礼,为时代所驱,立于一大桃人前,画神茶,放松垒虎,挂芦辟邪。”这种活动在战国时期的民间就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盛行。《荆楚纪年》说,各家门前烧香纸,种桃树,挂芦苇绳,杀鸡洒血,驱除瘟疫。民间的做法是在门上挂两块桃板,并在上面画申屠和雷宇的神或写下二神的名字,以驱鬼镇邪。这被称为桃的象征。另一个是中间有图的鸡,上面挂着芦苇绳,两边有桃的符号。《荆楚岁时年谱》记载:“鸡舍上贴画,上挂苇绳,旁插桃符,皆鬼畏之。”王的诗“常以新桃换旧桃”指的就是这种活动。在新年那天,人们摘下旧桃子,换上新的。后来这个习俗逐渐改变,就是在桃子上再加一副对联,到了明代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春联。“春联,即符涛也”是清代夫差邓冲在《燕京年谱》一书中记载的。目前春节期间贴桃符辟邪的使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贴门神。这种习俗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我不知道贴树桃人是否消失了,因为我无法进行广泛的调查。但可以说,春节贴春联、插桃花的习俗更为盛行。许多新农村在春节期间,不仅挥春插桃花,还开展舞龙舞狮等各种娱乐活动,比旧社会更加丰富多彩。春联更有新意,展示的是人心(宏图、宏图),展现的是人们的新希望。

中国的春节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当然,它的活动不仅仅是诗中提到的四件事,还有比如吃饺子,喝桃汤,去年上坟喝酒,庆祝人民节等等。其中一些活动仍在继续,而另一些则消失了。而且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域不同,气候也不同。不同的民族和习俗有不同的内容和活动,比如北方有冰雕,南方有花市,其他地方的庆祝形式也不一样,这里就不描述了。但是在这里我不得不介绍一个新年祝福。

拜年从古至今一直传承,是春节最受欢迎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互相祝贺,更是喜庆吉祥。在和平的气氛中,人们可以走亲访友,增进团结。年轻人也可以谈恋爱,交朋友;生意人可以借此谈生意,等等,因为平时工作紧张,很少有机会拜访。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团体拜年、家庭拜年、个人拜年等。春节期间互相交流,增进友谊,增强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拜年始于汉代,其实是在宋代就有记载了。南宋时,吴的《旧》记载:“正月初一,谓之元旦。.....士大夫们都互相祝贺。精者,男女也,花为祀节。”古代还有另外一种拜年形式,就是派人给拜的人送名片,表示祝贺。今天,名片的形式是送贺年卡(又称年卡)。无论你离得多近或多远,你都可以送上新年祝福和祝贺。当然,现代家庭都配备了电话和手机。打电话拜年更省时省力省钱,值得一提。“花来花去祭拜节”也值得提倡,可以用鲜花代替礼物,避免“混橘”的陋习。好的民族传统要发扬,不好的要改进,这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样要求。

新年伊始,我想借此文向你拜年,祝贺你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注意;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还没有那么发达,广东人按照习俗拜年,喜欢用糖果、蛋糕、水果等拜年。有的人把A送的礼物(橘子)给了B,然后B又给了c,这样下去,礼物可能会回到自己手里转来转去,这就是所谓的“混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