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探月工程简介
我国的探月工程是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的各种探测。
探月工程,一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二是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任务的总称。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我国的探月工程的进展
中国将首次开展月面的微波辐射探测,获取月壤厚度的全月分布特征,研究月表年龄及演化,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资源量。月球上已知矿物有100多种,其中5种是地球上所没有的。尤其是氦3。它是一种安全、高效、清洁的新型核聚变燃料,可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但在地球上十分罕见。
每100吨氦3原料足可以解决全球一年的电力供应。而月球上的氦3储量据估算有500万吨,可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月球潜在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已成为各主要航天国家组织重返月球和开展月球探测的最主要动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探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