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糕(也叫豆丝、豆饼)——故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每到稻米飘香的时节,人们就开始制做一种叫豆糕的食品。黄陂人叫豆丝,孝感人叫豆饼,其实,它们是一种食品。这种食品是用晚稻米、糯米、绿豆或者豌豆,磨成浆糊,然后摊成饼,切成丝再凉晒干。据说,豆丝是黄陂人发明的。不过我们家乡有豆糕的历史很悠久,据母亲说,她外婆很会摊豆糕。
记得有一年,我过年回家乡,四处走亲戚,走到那儿吃到那儿,肚子总是饱的,吃东西也没有味道。用母亲的话说,这叫年饱。因此不愿意走亲戚,就躲在姨妈家玩,姨妈问我想吃什么?我只摇头,什么也不想吃。姨妈用鸡汤煮了一碗豆糕端给我吃,吃上一小口,舌头上的味蕾就像苏醒了一样,那个味道让人有无穷的回味。
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这种家乡风味的食品,每次回家乡都要带一些这种家乡特产回来给母亲,她老人家也特别喜欢吃家乡的豆糕。
我家乡浠水盛产优质稻米。每到年关将近时,乡村里家家户户的主妇都会制做豆糕,门前场院上用门板,圆的簸箕凉晒着雪白的豆糕;城里人自然是去市场上购买豆糕,因为豆糕是必备的年货之一。
过年时,家里来了客人,总是要先煮一碗茶吃。这碗茶下面垫的是糯糍粑或者是个儿粑,中间是豆糕,碗的表面盖上五花肉或者鸡肉。这碗茶要放猪肉还是放鸡腿是按照客人的身份放置的。
我们家乡的豆糕,用料比较讲究,制作的配方和工艺也比较简单,制作时间比较长。豆糕的色泽是白色,选择阳光灿烂的日子凉晒,经过凉晒后的豆糕颜色变成半透明状态。
我现在居住在孝感,这地方豆糕叫豆饼或者叫豆丝。豆丝的颜色泛绿,制作的配方有些许差异,这里主料是大米加绿豆;我的家乡主要是用晚稻米、糯米加豌豆。口感也有区别,加了糯米的豆糕更软糯一些,加绿豆的豆丝有败火的功效。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豆糕在我们湖北省有不同的名称,有众多的工艺和配方,但万变不离其中,主要的原料,还是当地盛产的谷物和豆类。豆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演变出各种不同的烹饪方法,主要有蒸、炒、炸、煮。
豆糕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摊成饼状,凉后卷成筒状切成丝。豆糕可吃新鲜的,也可以凉晒干,便于存放。现在街头巷尾,也有做成饼或者包成菜合子形状的豆饼。
我的一位朋友前一段时间,找我寻要制作包馅豆饼和豆饼合子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就给各位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烹饪豆糕的方法之一,这个方法叫煎豆饼。
一、用雪里红或者白花菜制作馅料。今天我介绍,这个季节市场有售的雪里红菜制作馅料的过程。从市场购买一把新鲜的青菜。第一步是洗干净;第二步是用开水抄:第三步是过清水,用劲拧干备用。第四步是将切成末的雪里红与肉末一起翻炒,就像炒菜一样,放适量的盐和佐料,炒熟即可。这样豆饼的馅料就准备好了。
二、从菜市场购买新鲜的豆饼(也可以自己用平底锅摊豆饼),没有切成丝的豆饼,一张圆圆的豆饼哦!
第一种做法是做成一个方形的豆饼。首先把炒熟的馅料,放在豆饼中,用勺子弄平整,然后折叠成长方形。
第二种做法是与做菜合子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这是用豆饼皮子,可以买小张的豆饼(春卷皮一般大),包成菜合子形状。
要想做出完美的豆饼合子,这其中的诀窍是,用两小勺高精粉加水混合成面糊。然后把面糊均匀地抹在豆饼的边沿上,再把它对折,用手指压平,一只豆饼合子就大功告成了。
三、选用熟菜油或者色拉油,放入平底锅内,把油烧热。然后,把豆饼放入锅内煎,煎至焦黄即可。一盘新鲜出炉的煎豆饼就出现在眼前,色香味俱全。
喜欢吃豆饼的朋友们,可以走进厨房,亲自尝试一次,为家人制作美食的快乐!不过,本人比较怀旧,还是比较喜欢吃家乡风味的豆糕,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味道,只有吃着故乡的豆糕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味道,那也许是对乡愁的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