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什么意思怎么读

尊王攘夷”意思是尊崇周天子,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尊崇王室,攘除外夷”,它表达了一种以周天子为核心,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思想。这个成语的发音是:zūn wáng rǎng yí。

1、含义和来源

“ 尊王攘夷”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概念。它表达了华夏民族对于国家统一、王权至上和民族团结的追求和维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个成语反映了诸侯国对于周天子的尊重和维护,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

这个成语的“尊王”意味着尊重和忠诚于周天子,这是当时华夏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而“攘夷”则是指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保卫国家的安全。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成语反映了华夏民族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视。

在历史上,“尊王攘夷”成为一种政治策略,被一些诸侯国用来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同时保卫自己的领土和利益。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华夏民族的融合和发展。

2、发音

“尊王攘夷”的发音是 zūn wáng rǎng yí。其中,“尊”和“攘”是动词,表示尊重和抵御的意思;“王”和“夷”是名词,分别表示周天子和平民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尊重周天子,抵御外敌的侵扰。

历史渊缘

1、春秋时期齐、晋等国为争得霸主而采取的策略“尊王”是尊崇周王的权威,此一时期周王虽已无力控制局势,但在名义上还是“天下***主”,以“尊王”相号召,既可维持大局基本稳定,促进诸侯国间的联合,又可为倡导者捞取争霸的政治资本。

2、“攘夷”即抵御夷狄入侵,此一时期原属于周边地区的夷狄部族势力渐强,乘机侵入内地,使诸侯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所以驱逐入侵者,以求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