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活动中的反间的主要对象是谁?

反间的主要对象一般是敌方的间谍本身,但是,古代间谍活动也常有在无法利用或对付敌方的时候,采用侧面进攻,即胁迫要挟敌方的家人予以反间,所以称之为“殃及池鱼”。

三国时,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对司马昭专权,被司马昭大军围困在寿春城。东吴孙权派全怿等将领率兵救援诸葛诞。司马昭见硬攻难以奏效,便采用了“殃及池鱼”的反间计。他得知住在东吴建业城全怿的侄子全辉和全仪,因家庭发生矛盾纠纷,带着家人和一些家兵现已逃到司马昭的军营之中。于是司马昭便用钟会的计谋,秘密胁迫全辉和全仪写信给全怿,声称东吴孙权因为全怿没能击败司马昭而大怒,扬言要杀尽全怿在建业城的家人,所以逃了出来,投奔了仁慈为怀的司马昭。

司马昭便派间谍将信秘密送进寿春城,全怿见后,大为惊恐。他知道:如果此信的内容是真的,那么他只能背叛孙权,投靠司马昭;如果此信的内容是假的,那么说明家人的性命攥在司马昭的手心中,也只能背叛孙权投靠司马昭了。于是他“率千人出墟投诚”。

也有与此相反的用间案例:三国时东吴吕蒙设下反间计,诱骗关羽在围攻樊城时,进退两难,乘机攻占了江陵、公安两城。关羽闻讯大惊,率大军回救。在接近两城时,关羽多次派出间谍潜入江陵城探听动静。吕蒙便决定利用这些间谍作为反间,他设宴馈物厚待他们,允许他们在城内自由走动,还准许他们把关羽部将家人的信带回军中去。这些间谍回来后,把家人书信交给了关羽的将士,这些将士还纷纷私下询问家人的近况如何,在“咸知家门无恙”后,就“全无斗心”。这些将士很清楚:不与吕蒙为敌,则家人平安无事;若与吕蒙交战,则家人将大祸临头。虽然吕蒙这一反间计不是胁迫要挟敌方本身,但他对关羽将士家人的“厚待”,实际上也同样起到了一个分化瓦解、胁迫要挟敌方的作用。

“殃及池鱼”是加祸于无辜之人,后世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在残酷无情的间谍与反间谍战中,这一谋略的运用,在古今中外的间谍活动中屡见不鲜,所以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