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春夏秋冬又一个春天》及其内心的挣扎与解放。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个春天》及其内心的挣扎与解放。

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在《春夏秋冬》中又拍了一部《春去冬来》。它以优美的画面、和谐的自然风光、凝练的语言、巧妙的情节、沉重而疯狂的情感、深刻的哲理、象征性的手法、象征性的刻画,表达了人类的存在、欲望、性、爱、压抑、扭曲、邪恶和破坏力。春夏秋冬四季象征着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奋斗和境界情况。在华丽、奔放、恋爱、纵欲、杀人之后,他们进行反思,回归自然,重新依靠佛教,最终达到一种彻底的开悟,一种人类再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电影也有唯美倾向。

“春夏秋冬的另一个春天”坐落在依山傍湖的寺庙里,象征着人生随四季变化的不同阶段,用三代僧人代表每一代人重复着几乎相同的人生故事。描写手法比较特殊。四季的循环展示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善恶交替和反复。第二个春天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和人们可能会重复同样错误的恐惧。这部电影的意义是深刻的。

影片从美丽如人间仙境的雾蒙蒙的湖面开始,故事开始发生在空灵又有些绝望的氛围中。

有两个和尚,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住在湖中央的佛寺里。他们的生活范围从湖中央的寺庙到湖边的山上挖草药,小和尚们同时在周围玩耍。金基德本人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睿智的老和尚。他看透了人的欲望和游戏,最终以一种大度、理解和放弃的态度,达成了自己的超越和死亡。

第一部《春》:人性在这里被还原为最原始的纯真。小和尚还是单纯的和小朋友玩。在自然环境中,他吸收了自然的教养,接受了主人的指导和智慧。他的身体和灵魂与植物一起生长,与山川相伴。与此同时,人性的邪恶和破坏力也开始显现。他把石头绑在鱼、蟾蜍和蛇身上,导致鱼和蛇的死亡。此时的小和尚手舞足蹈,天真烂漫,童真十足,但他已经表现出了人类固有的副性。

小和尚杀活人,开杀人圈。就像他的师父有一个深刻的见解:小动物的死亡永远压在小和尚的心上。这套小动物的石头象征着小和尚的心和人格被锁住了,他这辈子必然会永远拖着一块大石头在心里。这种沉重的压力会毁了他。而最后,他会拖着一块大石头,在忏悔中复活。

第二部《夏天》:大约十年后。小和尚变成了年轻人。夏天温暖,充满生活欲望。小和尚在接美少女和前来治病的母亲的路上,看到了两条蛇的交媾,预示着小和尚要开色戒了。女孩的母亲走后,小和尚先是拒绝和女孩坐下来?佛像石凳?但敞开心扉后,他主动搬来了?佛像石凳?给一个女生让座,说明了佛对佛在心中的守护地位的瓦解,也说明了在一定的情况下,人们出于感情和欲望而放弃佛教。

小和尚偷看女生换衣服,多次性骚扰。最终,他占有了这个女孩,并与她发生了多次性关系。

两个年轻人的关系是执着的,执着到想纵情声色。同时让人感觉到一股淡淡的杀气。他们都没有世俗的经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如此脆弱。从心理上来说,女生的病多是因为太内向,受到年轻人荷尔蒙的刺激,有欲望,太压抑。有了新生的爱情和放纵性欲后的满足感,女孩的病就治好了。老和尚看到了年轻人的这一切,他也知道年轻人的感情和欲望是挡不住的。人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所以他把女孩送走了。恋爱中的小和尚当晚偷走了珍贵的佛像,走进红尘,追逐自己的爱人。

第三部《秋》:大约十年后。老和尚变成了一个垂死的老人。这个年轻的和尚已经到了中年。老和尚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小和尚因为妻子的外遇,杀了妻子并潜逃。这是人间悲剧。但老僧有佛的洞见,他可能认为那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通场景。老和尚知道小和尚没有亲人,根据他的判断,小和尚会回来找他的。他平静地等着他。

小和尚回来了,依然不以为耻。尘埃的命运还活着,心还活着。面对爱情的背叛,在杀死妻子后,他依然挥舞着血淋淋的匕首,他依然冒着嫉妒的火焰。

影片在这里揭示了人性中赤裸裸的邪恶和破坏力。金基德眼中的爱情,借助于原始的欲望和暴力的发泄,以悲剧告终。

小和尚再次出家。读过人间所有沧桑的老和尚在殿前的木地板上写下经文,让小和尚一字一句地刻上去。警察追着小和尚到了湖中的寺庙。老和尚气定神闲,在他雕完之后要求警察把他带走,这样他的愤怒和杀气才能被带走。小和尚早上醒来,若有所悟,被警察带走了。老和尚在秋叶绿浪中坐在船上,生火坐下。人生的大悟,佛教的涅槃,至今历历在目。人生活到这一步,也算是修成正果了,人和自然是一体的。

金基德在这里还隐含了一种思想的表达:那就是世间的庸俗之人,整日沉醉于商业,专事谋利,沉溺于情欲,都是鼠目寸光。人在本质上是渺小的,像山河湖海之间的蜉蝣,秋风中的一片树叶。在佛教面前,对物质的追求也会是空虚的。在这里,金基德完美地结合了他对禅的诠释和他对人生的思考。

第四部《冬天》:几年后。刑满后,年过中年的小和尚回到了几乎已成废墟的寺庙。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了。他从冰湖中取出师傅的舍利子,用冰为他雕了一尊佛像,让老和尚死了。他将在深山老湖中孤独地度过余生。

蒙面妇女将婴儿遗弃在寺庙中,预示着下一代年轻僧人的生活和故事。自然界万物都会循环延续。他收养了这个孩子。

他背上拖着一个大磨盘,把佛像送到山顶,这是对他童年杀妻,中年杀妻的一种偿还和超度。佛像在高山之巅,明眸淡定,超然物外,俯瞰湖光山色和红尘。一切都是那么渺小,像一朵云一样转瞬即逝。比起很多追求名利,妄自菲薄,无知到死都不明白这一切的人,他几乎接近了功德圆满。

第五部《又一个春天》:若干年后。又是一个春天,主角老了,新收养的小和尚也重复着师傅的人生轨迹。天真无邪的小和尚把石头塞进鱼、青蛙、蛇的嘴里,看着它们挣扎着呼吸、舞蹈。预示着下一代人的人生轨迹,反映了第一代老和尚可能有过的生活和经历。老一辈象征理性,肩负着保护和启蒙下一代的任务。三代人的生活,* * *展现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生轨迹,有精神上的交接,说明人类的生活一代比一代相似。

生命在循环,自然在延续。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着前人的错误,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却最终从信仰中解脱出来。

金基德的电影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孤独,自我赎罪和牺牲。以极端的情怀和放纵,表达了人在世俗追求中的失败和毁灭。在强烈的占有欲和由男女之爱而生的爱情的极端中,结果就是放弃或者毁灭。

同时,金基德的电影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品质的极端渴望和需求,精神总是需要在极端的环境中得到彻底的解脱和净化。

金基德在这部电影中的技巧高超而精彩。没有社会背景,象征着故事跨越了时空的国界。真正的生活环境,只有风景和寺庙,象征着生活在本质上无非如此简单,同时表明人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人物没有名字,就是电影里的男女老少,可以象征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最独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在电影的五幕中,对话加起来可能不到100句。这个世界不需要更多的告白。人的存在和经历不言自明。同时,影片通过画面强烈地表达了自然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以及人内心的冲突。

电影中表达的爱是一种原始的欲望,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这种爱有它的美好和壮丽,释放欲望。但正是这种原始的欲望才是邪恶和破坏力的根源。导演想说明的是,平衡人的原始欲望的唯一方法就是从佛那里超度,回归自然。

总之,《春夏秋冬又一个春天》这部电影和导演金基德用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向人们提出和展示了人生问题和哲学思考的诸多方面。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他的表达是道德的,但答案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