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为什么不放薛玉洋
有以下四个原因:
1、选秀未获得同意,不合规:篮协在通气会就明确指出,夏松安排薛玉洋参加2003年的NBA选秀大会是没有获得批准的操作,不符合相关规定。不管这个规定合理不合理,但的确是在薛玉洋参加选秀前就存在,既然没有不遵守,那被驳回或者拒绝也是站得住脚。
这种条条框框的规则没有遵守,自然成了篮协抓住的关键,薛玉洋想反驳也的确无招。
2、“三大移动长城”一走,国家队内线缺人:“得内线者得天下”的概念在那些年的篮球圈还相当适用,依靠王治郅、姚明等人称霸亚洲赛场的中国男篮更是深知这个道理。
“三大移动长城”相继去了NBA,易建联又还年轻,当时的中国男篮内线其实是比较缺人的,更缺那种未来能成长为核心的潜力内线。
3、王治郅“不归事件”影响:2002年NBA赛季结束后,没有获得小牛队续约的王治郅想通过打夏季联赛寻找新的签约机会。(王治郅想着先打夏季联赛获得签约,再回国家队打比赛,最后回NBA打常规赛)
这个思路据说一开始跟篮协沟通的还行,奈何主教练王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句“王治郅拒绝回国”让此事走到了另外一个方向。(大郅后来玩“失踪”也的确不理智)不管如何,此事最终演变成了王治郅被开除中国男篮的“不归事件”,影响不可谓不小。
王治郅的“不归事件”让当时的中国篮协极为恼火,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在短期内影响了当时篮协对于是否放球员去NBA的考量。而这个短期可能刚好覆盖了2003年薛玉洋被选中的时间。
4、实力的确不足:在篮协通气会里有这么一句话,“应根据国家篮球事业的需要,本人条件和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我们假设当时篮协的确是在为薛玉洋考虑的情况下,那他的个人条件的确不足以在NBA打出啥名堂。
论天赋、王治郅、姚明、巴特尔谁会输给薛玉洋?论实力,进NBA前的王治郅、巴特尔、姚明谁不是最顶级的球员,比当时的薛玉洋肯定是要强出一个层次的。包括后来的孙悦、易建联、周琦,比天赋、比实力都不会逊色于当时的薛玉洋,但打出来几个?就一个姚明!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未获批准就参加选秀”、“国家队缺人”、“不想再出现王治郅类似事件”、“实力的确欠缺”等四个原因,让中国篮协最终选择不让薛玉洋去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