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简单说说电影《蜜月中的奇异冒险故事》(茶花女)的故事?
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中国,现在知道玛丽·杜普莱西斯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读过《茶花女》这部作品,知道《茶花女》这个故事的人却很多。玛丽·杜普莱西斯是世界著名的法国文学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原型。《茶花女》感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是根据她的经历演变创作的。
(1)
玛丽·杜普莱西斯(Marie duplessis)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二十三年,但人们可以说她尝尽了人生的苦涩,享受了人间的奢华和享乐。然而,她始终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在她短短二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她从未真正快乐过。玛丽·杜普莱西斯出身卑微。诺曼底姑娘家祖祖辈辈都是贫农,母亲是个心地善良、勤劳节俭的农妇。我的父亲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农村巫师。也许是因为生活的艰难,她父亲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在家整天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离家去一个有钱人家做帮工,后来随主人离开法国到瑞士谋生。这时,玛丽·杜普莱西斯还不到十岁,但是她的父亲已经把她送到农场工作。
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知道阿尔方西娜大约在十五岁时离开家乡去了巴黎。有人说是她母亲的一个亲戚帮助她离开了诺曼底,也有人说是她父亲把她卖给了一群波西米亚人,这些四海为家的流浪者把她带到了巴黎。不管怎样,玛丽·杜普莱西斯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了新的但仍然不幸的生活。起初,她在一些商店工作,过着贫困的生活。然而,聪明的阿方西娜很快发现,虽然她很穷,但她有一笔可观的、独一无二的“资本”,那就是她的美。这个长相罕见的女孩开始涉足巴黎的各大跳楼。
舞池,立刻成为那些公子哥儿的目标,有钱的老的。她认识了很多男朋友,是一个普通商人的情妇。后来,她和一个很有钱很时髦的年轻人同居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就是未来的格拉蒙特公爵,他曾经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外交部长。虽然这位花花公子在当时还不那么显赫,但他已经是巴黎社会中极为活跃的人物了。正是在他和像他这样的人的帮助下,玛丽·杜普莱西斯大步走进了巴黎的上流社会,并迅速成为巴黎社交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那些贵族和百万富翁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争先恐后地为她花大钱,提供奢华的住所,购买各种珠宝,满足她所有的欲望。而她,则来者不拒,巧妙的变戏法,以外表和身材为代价,获得了非常奢华的生活。她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似乎与贫穷的过去一刀两断。她改了名字,从前的玛丽·杜普莱西斯变成了现在的玛丽·杜普莱西。
玛丽·杜普莱西无疑是一个有天赋和聪明的女孩。她不仅容貌艳丽,体态轻盈,而且举止优雅,谈吐优雅。任何接触过她的人都惊讶地发现,她在社交场合始终端庄戒备,从未表现出丝毫的粗俗和夸张。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与其他女性相比,玛丽·杜普莱西有着相当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当她和嘉宾聊起往事,评论一些文学、音乐、绘画等类别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出人意料地表达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像她这样一个出身贫寒,从未接受过良好家庭教育和正规学校教育的风尘女子,怎么会有如此端庄的气质和与众不同的世俗教养?答案直到玛丽死后才被发现。当人们清理她的财产时,看到她的书房里挤满了拉伯雷、莫里哀、卢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马、拉马丁、苗赛等人。
塞万提斯、拜伦、司各特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表明,玛丽·杜普莱西是一个勤于阅读、善于思考的女孩。如果命运给她提供了某种契机,她完全有可能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成为一个有前途有成就的新女性。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很多法国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很崇拜她,并极力与她交往。这些人在玛丽死后也写了许多纪念文章,充满了对她的赞美和怀念。可见,玛丽·杜普莱西的确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那些仅仅拥有漂亮脸蛋的女孩所难以企及的。
但是玛丽·杜普莱西只是一个风尘女子。她有过很多情人,其中两个应该引起注意。一个是俄罗斯老人,德·斯塔克尔贝克伯爵,年过半百。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担任俄罗斯驻维也纳大使。据说他喜欢玛丽,因为她很像他最近去世的一个女儿。他像父亲爱女儿一样爱着玛丽·杜普莱西。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事实上,伯爵是个恋爱老手。当然,他“爱”玛丽是因为她的美丽。这位老外交官在巴黎的豪华住宅区马德琳大道买下了玛丽的房子。很长一段时间,玛丽过着贵妇人般的奢华生活,大部分日常开销都由老人支付。另一个是年轻人,也是贵族,名叫德·贝雷戈伯爵,可能是玛丽·杜普莱西最后一个亲密的男朋友。他不仅成了玛丽的情人,甚至还打算娶她。1846年初,他们两人一起去了伦敦,在那里登记结婚,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们的婚礼被推迟了。这可能是由于玛丽·杜普莱西健康状况的急剧恶化,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玛丽的家庭背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玛丽这样的“卑贱女子”是不可能踏入贵族家庭,成为这个贵族家庭的一员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不久,关系就渐渐疏远了,但仍保持联系。而且从现有的信息来看,他们的婚约似乎还没有解除。
由于童年艰苦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达巴黎后的放纵和对享受的追求,玛丽的健康受到了日夜饮酒、跳舞、看电影和享受男女关系的严重伤害。她感染了肺结核,经常发烧、咳嗽、吐血,甚至在接待客人时还经常咯血。按照玛丽当时的经济条件,如果能稍微控制一下自己,安心休养,身体可能很快就会恢复,至少病情可能会得到适当的控制。但她没有这么做。可能她认为未来屈指可数,应该抓紧时间去找乐子,所以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男人和人生。也许她想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故意用各种手段损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人们常常在她的笑容中发现一种忧郁的影子,其中包含着对生活的厌倦和悲伤。简而言之,她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最终于1847年2月3日去世。她死后,贝雷戈伯爵在蒙马特公墓为她买了一块地。她身后的葬礼简单而冷清,一切都由贝雷戈伯爵和斯塔克尔贝克伯爵处理。一代美女,这么香死了。
与那么多有着相同命运的人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相比,玛丽·杜普勒斯毕竟是个幸运的人。关于她的故事被翻译成小说、戏剧、歌剧,关于她的一切都与一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形象“茶花女”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她与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亚历山大·杜马斯菲尔斯有过感情纠葛,而中国的读者更习惯称他为“大仲马”。
玛丽·杜普莱西斯去世后,我们没有看到大仲马写过任何悼念的文字,也没有听到这位充满激情的作家是否经常去蒙马特公墓向死者致敬。但是,她的死深深触动了大仲马,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玛丽·杜普莱西斯小姐的死并不意外,但毕竟来得太快了。我们可以从大仲马和她分手后的种种表现来判断。至少,大仲马还时不时地依恋着她,希望她能早日康复。现在,当他结束北非之行,回到巴黎之前,得知了她的死讯,心里自然是痛苦的。也许,当他看到玛丽·杜普莱西斯的遗物被拍卖一空的场景时,他正独自走在玛德琳街上,小说《茶花女》的情节已经在他心中酝酿。更耐人寻味的是,大仲马死后葬在蒙马特公墓。这可能是巧合,但更有可能是他生前有意识的安排。自然,这是后话。
1847年6月,也就是玛丽·杜普莱西斯去世后的四个月,大仲马来到了他和阿尔方西纳一起度过快乐时光的乡下。那里的一切勾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于是他闭门写作,不到一个月就写出了小说《茶花女》。所以,我们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作者一气呵成写出来的。但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茶花女》这部小说在完成后并没有立即出版。直到1848年,也就是玛丽·杜普莱西斯逝世一周年后不久,它才在巴黎出版,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大仲马本人并没有被小说的成功冲昏头脑。小说《茶花女》问世不久,他就立即尝试将其改编成戏剧剧本。如果说小说《茶花女》的创作是一帆风顺的话,话剧《茶花女》的出现却经历了重重阻碍和波折,而最让大仲马意想不到的阻碍就是他的父亲、剧作家大仲马。写过很多剧本的大仲马知道《这碗饭》这部剧不好吃,力劝儿子放弃改编《茶花女》的想法,并断言这不是好题材,没有观众会欢迎。但大仲马不为所动,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本《茶花女》的改编和创作中。大仲马读到儿子的剧本《茶花女》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收下。但当时法国图书报刊审查部门以“该剧不符合道德标准”为借口,无理取闹,阻止《茶花女》这部剧上演。为此,大仲马不知疲倦地奋斗了近三年,直到1852年2月2日,戏剧《茶花女》才获准在巴黎歌舞剧院上演。而这一天,几乎恰好是玛丽·杜普莱西斯去世五周年。
至于歌剧《茶花女》的创作,几乎与话剧《茶花女》同步,与大仲马本人无关。当小说《茶花女》在巴黎引起轰动,人人争相阅读时,意大利著名音乐家威尔第正在巴黎。这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立即从这部小说中获得了启示和灵感。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可以搬上歌剧舞台,并立即开始构思其音乐主题。当戏剧《茶花女》于1852年2月上映时,威尔第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立即请他的好朋友皮亚杰为歌剧《茶花女》写剧本,然后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写作中。1853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著名剧院finis Theatre首演。
无论是小说、话剧还是歌剧,《茶花女》的故事内容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它总是讲述男主角阿曼德和女主角玛格丽特之间的爱情悲剧。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玛丽·杜普莱西斯的生平以及她与大仲马的感情纠葛。虽然关于这种感情纠葛还有其他的传说,但大致的经历是这样的。读者很容易从小说或戏剧《茶花女》的故事中发现哪些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哪些是作者的加工和虚构。大仲马与玛丽·杜普莱西斯的交往只是这位著名作家的私事,但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却包含着相当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普遍意义。这是因为,无论大仲马对阿尔方西娜的感觉如何,他都敏锐地感觉到,这个不幸的妓女之死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社会现象。由此,他想到了自己可怜的亲生母亲,想到了社会上的种种残酷和不公。更不能容忍的是,世界上的这些悲剧,往往都是因为维护某种道德规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造成的。由此,大仲马的创作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有意识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为文学创作的本源。
然后,并意识到这是作家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们对大仲马心目中“道德”和“理想”的确切含义不是很清楚,但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在《茶花女》中对压制人性、破坏爱情的虚伪、残酷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和鞭挞,听到作者发自内心的痛苦呐喊。也许爱情故事《茶花女》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主要就在这里。
作为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小说和戏剧《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读者不要把玛格丽特和玛丽·杜普莱西斯小姐搞混了。阿尔方西娜的人生经历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确实是一个堕落的女人。用大仲马的话说,她“既是一个纯洁的处女,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妓女”。但是玛格丽特不同。她美丽、聪明、善良。她虽已落尘,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她以热情和希望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当这种希望破灭时,她愿意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这一切都让这个被鄙视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耀着圣洁的光芒,以至于当人们提起“茶花女”这个词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廉价妓女,而是美丽、可爱、富有同情心的女人。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玛格丽特可以毫不羞愧地跻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