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之后,你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吗?为什么?
捐遗体 献器官:我愿意
人体器官捐献是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的高尚事业,让逝者的生命和梦想在接受者的身上延续,是生命接力和爱心传递的旅程。成千上万无私奉献了遗体的捐献志愿者也为医学科学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志愿登记457万余人,实现器官捐献3.8万余例,捐献器官11.6万余个,挽救了11万余人的生命;实现角膜捐献4.2万余例,遗体捐献4.5万余例。人体器官、角膜和遗体捐献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成为社会文明的新风尚。
这人间仍有我深沉的情怀
■ 路漫漫 河南南阳 龙王沟景区驻村第一书记
某些时候,人体和生命,是极其脆弱的。意外无处不在,瘟疫和致命的疾病也会不约而至。
过去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都是土葬。后来人们接受了火葬,现在又出现了新型的处理遗体的方式。水葬,是将尸体放在注入碱性水容器里,通过化学反应溶解,然后排掉。极冻,是将尸体放置于零下196℃的液氮中,用超声波粉碎,再去除灰烬里的水分,留下骨灰。
其实,无论什么方式,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继续繁衍生息,让后人享受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那么,改变根深蒂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捐献器官、救助他人,其实也是让自己的部分生命延续,也是将给予、奉献的美德发扬光大。这样的意愿和认同感,如今在中青年群体中越来越多。
当有一天,自己的生命不再延续,捐献可用的内脏,让它在另一个机体中保持活性;捐献出眼角膜,再继续看美丽的世界若干年,岂不更好?
我愿意捐献遗体,当某天辞世,让自己的部分器官在另外机体上得以继续工作发挥效能,再为这个社会作一点贡献。我没有那么伟岸,我希望,留给世人的,仍然是仁爱。我没有化作了山脉,但是,我希望,让生命持续,让仁爱传递,我离去后这人间,仍有我深沉的情怀。
一片静默的泥土,能挺立巍巍的大树。我祈愿,一具具衰竭的身体上的器官再次组合,迸发生命的光芒,这才是不息的、最实际、最有意义和价值的纪念。
捐赠是自主自愿的事
■ 于 娴 北京 国企退休员工
中国人常说“入土为安”,千百年的丧葬文化传统一直都是如此。
所以,我最早通过电视新闻听说了器官和遗体捐赠这种行为以及后来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在“走进人体”陈列展厅直观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只是觉得,作出这种选择的逝者非常伟大,值得佩服,而代替逝者作出捐赠决定、或是尊重逝者遗愿进行捐赠的家属,也都付出了莫大的勇气,而对自己的“身后事”没想过那么多。
想法在这几年改变了。家里一位老人去世,扫墓成了每年清明节的惯例,“死亡”也不再是家里禁忌不能提的话题。去年扫墓的时候,孩子跟我们聊起来,说现在丧葬形式很多,除了传统的骨灰土葬,也有海葬、树葬等,听起来还挺浪漫。
虽然我不太理解和认同她说的海葬,但看着陵园里一座座墓碑,忽然觉得,既然人去世后都会化作一抔土,那还不如发挥最后一点儿余热,为这个社会作点儿贡献,而且会以另一种形式在世界上继续“活”下去,就像自然博物馆里的标本、医学院里的“大体老师”,还有那些把角膜、器官捐献出去的逝者,不都是在这样延续生命吗。
所以,关于会不会捐赠器官或遗体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大家在手机上看到比以往更多的器官和遗体捐赠新闻,肯定会对这件事有更深思考,可能乐于捐赠的人也比之前更多。等到我们孩子这一代变成中年人、老年人,这个群体的数量也许还会继续增加。
不过,一旦决定这样去做,一定要和家人沟通、商量,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当然,捐赠是自主自愿的事。捐赠或不捐赠,都有个人的理由。
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
■ 次仁旺姆 西藏拉萨 国企员工
我今年29岁,起初没有考虑过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事,一是自己还年轻,二是观念上还有点儿接受不了。但之后有件事情让我开始对遗体捐献有了想法,并最终决定成为一名遗体和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
我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外公。外公离世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恰恰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有关志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介绍,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虽然自己的身体眼下没啥大问题,但如果哪天出了什么意外的话,我的某个器官或许能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想到这,我就觉得捐献遗体和器官很有意义。
所以,我会考虑做一名愿意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用自己最后能做的事情,为更多人带来希望,被更多人记住和爱着,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
随着捐献制度的不断完善,加之社会观念的不断认同,会有更多人理解遗体和器官捐献,并成为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