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机制
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人类认知过程中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的结果。
1994年,Anderson, Bjork以及Bjork以实验证明,提取的记忆会对未提取的记忆造成损害,即造成未提取记忆的遗忘,这种现象被称为提取遗忘效应(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RIF)。
提取线索出现时,可能项(competitor)都处于相互竞争的激活状态,在提取目标项的过程中,大脑会自动的抑制对于其他可能项的记忆,进而导致遗忘。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每一次回忆都会伴随一系列的遗忘,但是回忆本身会被记录下来,形成更替,不过整个过程是内隐而无法察觉的。
斯滕伯格的实验结论是,提取记忆需要相当的检索时间,而遗忘能让我们大大减少认知成本,这正是提取-抑制控制-遗忘反馈机制的奇妙之处。
Macrae 和 MacLeod在1999年的实验中发现,对一个人一些人格特质的提取,会损害对于其他特质的记忆,而这或许是偏见和刻板印象的一个可能的来源。
Saunders和MacLeod在2002年发现,目击证人在描述犯罪现场某些特点时,会遗忘犯罪现场的其他细节,而这些被损伤的记忆存在更大的可能被误导进而产生记忆错觉(memory illusion)。
Dunn和Spellman在2003年的研究发现,对于某人某些特质的提取,会打破被试原本对这个人持有的刻板偏见。
2015年Wimber等人发现了VLPFC激活模式,并进一步揭示,提取-遗忘过程是一套很完善的反馈机制,而遗忘的本质其实是我们的对于外界刺激适应性的改变。这与传统的干扰理论不同。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记忆理论认为,遗忘并不是一种消极现象,而是一种功能(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