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怎么读

“茱萸”读作zhū yú。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茱萸原产于中国,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茱萸多生长于海拔400—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耐阴、耐旱,抗寒性强,喜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腐殖土或砂质土壤。茱萸的繁殖方式包括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和播种繁殖。

茱萸的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

脉腋密生淡褐色丛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起,近于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叶柄细圆柱形,长0.6—1.2厘米,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稍被贴生疏柔毛。

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长约2毫米,微被灰色短柔毛;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裂片4,阔三角形,与花盘等长或稍长,长约0.6毫米,无毛。

花瓣4,舌状披针形,长3.3毫米,黄色,向外反卷;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1.8毫米,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2室;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贴生疏柔毛,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