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男单的“青黄不接”是怎么造成的,林丹之后为何没有出现超级巨星?

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在几年未拿公开赛冠军后,终于由小将翁泓阳在韩国公开赛上一黑到底,夺下冠军,然而他之后的表现也起起落落,让人不禁感叹国羽男单的青黄不接,那么这样的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呢?

事实上,林丹之后,国语老将谌龙也是超一流的选手,他在2014、15、16年打出了统治级的表现,并成功夺得了多次世锦赛冠军和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如今,林丹退役,亚运会延期,谌龙可能也将选择退役,不禁让国羽男单青黄不接的现象更为体现。我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首先是近5年来国羽男单的命途多舛。林丹和谌龙的生涯中后期其实有许多实力强劲的小将脱颖而出。如薛松、林贵埔,石宇奇等等。可惜他们的职业生涯都伴随着大量的伤病。薛松半月板撕裂,林贵埔摔断韧带,石宇奇脚踝严重受伤。几乎整整一代国语男单优秀人才就此流失。国语观众粉丝们在惋惜他们昙花一现的同时也越发明白,谌龙、林丹的来之不易,他们不仅有强劲的实力,而且有不易受伤的钢筋铁骨,让他们能保持这么久的职业生涯。

二、其次是教练团队的失职。这样的情况从2016里约奥运周期便可看出,当时国羽管理混乱,出现了大量的球员内部纠纷,好在林丹、谌龙的实力在线,均进入奥运四强并由谌龙拿下奥运金牌,男单的弱势并未体现。但如今谌龙、林丹卸下担子,问题便暴露无遗,比如前两个月被网友质疑的男单教练陈郁,网友们说他指导的打法太不积极,没有打出年轻人的朝气,并指出教练团队在去年汤杯派出伤病缠身的石宇奇、今年汤杯对战丹麦队派出头对头完全劣势的?何周?组合等排兵布阵上的问题。足见国羽教练团队需要深刻反省、继续努力。

其实在GOTA级别的球员退役后,出现青黄不接现象的情况并不少见,希望大家给国羽更多的鼓励和更耐心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