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怎么样
华阳是凝聚力的发源地,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新改建的中山公园大门内左侧,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完成建设和布展,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不要门票的,就是结束的比较早,下午4点以后就不放人进去了。就在原来翻斗乐的位置,现在造了博物馆。话说中山公园重新弄过以后还没进去看过,就顺路进去了。博物馆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布展面积1300多平方米,馆内布展***分为五个部分,展出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已经退出了大多数上海人家的煤球炉、马桶、大草帽、摇铃、大蒲扇、篮子等,还有雨日解决低洼地积水问题的抽水机等都成为了博物馆内的主角。曾经的拆迁基地上拆下来的不少门牌也都成为博物馆的展出品,不少老居民在这里寻找到了过去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华阳街道孙家宅、西新街一带多为棚户区,博物馆内进行了微缩实景还原,再现棚户区居民昔日居住和生活的场景。微缩布景里,长宁区第二粮店、上海武夷食品饮料厂经营部、华德饭店、为民老虎灶等重回,让人深深感慨今昔生活的对比。跟着一些老人走在里面会比较有意思,他们会告诉你一些当年的亲身经历的事情,听起来比解说员熟悉和八卦的多,还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