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有多猛?朝战最后一役69轮齐射,歼敌9万,李承晚被打服
1951年,“喀秋莎”第一次出现在朝鲜战场时,便首战告捷,击毙美军700余人。在之后的战争中,喀秋莎愈战愈勇,重创美韩军队。在朝鲜战争末期,美军准备和志愿军和谈,但南朝鲜方面的李承晚不服气,扬言即便没有美军,南朝鲜也要独自"抗争"。
于是,朝鲜战争最后一役"金城之战"打响了。 这一战,志愿军歼敌9万余人,活捉南朝鲜副师长一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完全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直接把李承晚打得心服口服。
喀秋莎的威力,在朝鲜战场上有目***睹。从它第一次露面开始,便让敌军闻风丧胆。
1951年8月,美军相继发动对志愿军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面对凶猛的攻势,这时候刚刚入朝的喀秋莎火箭炮兵第21师,接到了它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个战斗任务:火力支援中,东,西线志愿军作战,以粉碎美军的进攻计划。
1951年9月1日,志愿军炮兵第21师第203团奉命支援第27军79师235团,反击进占我后洞里阵地的美7师的两个营。
这时候的美军踌躇满志,在强大的武器装备支撑下显得不可一世,我军如果想正面硬钢,一定会造成巨大损失。
于是,志愿军采取"炮阵地分散配置,火力全团集中"、"昼间指挥分队作业,夜间战炮分队开进"等战术和措施,在黄昏后率全团从集结地偷偷移动到目的地,远距离奔袭后洞里的美军。
当晚,志愿军"喀秋莎"炮兵第21师在伪装下按时前往阵地,与步兵协同作战。此时的美军正志得意满,根本没有意识到志愿军中已经秘密配置了"大杀器"。
然而,当美军发现到这个秘密的时候,已经完全晚了。
战斗打响,第21师24门喀秋莎火箭炮神不知鬼不觉地配合步兵,突然同时朝着敌军阵地齐射。 就在这一瞬间,384枚火箭弹疾速飞向后洞里美军阵地,美第7师两个营顿时变成火海,士兵们还没反应过来,便几乎全军覆没,葬身火海。
据说志愿军当时还截获了美军的无线电信号,美军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惊呼"志愿军使用了核武器"。
志愿军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美军700余人损失殆尽,现场一片狼藉。
1953年4月26日志愿军和美军恢复了停战谈判。在这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中,双方主要就战俘遣返问题进行谈判,并且最终于6月8日终于达成协议。
就在这时候,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竟然还不服气,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名(含志愿军被俘人员50名),并且扬言美军如果停战的话,南朝鲜准备单方面继续打下去。
在李承晚的挑衅下, 彭德怀于6月20日建议,推迟停战协定签字时间,再给南朝鲜军一次打击。
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在第二天也做出指示: 停战签字必须推迟,再给南朝鲜军以打击,极为必要!
于是,浩浩荡荡的朝鲜战争最后一仗——"金城之役"打响了。
这时候,我军又动用了"大杀器"喀秋莎。
首先,第68军向盘踞在金城西南的两处高地的三个韩军师发起进攻,在这次战斗中,志愿军炮兵21师的"喀秋莎"被配置在两处:二营在敌军阵地两千米处,一营配置在五千米处。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志愿军火箭炮"万箭齐射",配合步兵204师,重创韩军"首都师",让整个南朝鲜阵地变成一片火海。
这场战斗,志愿军活捉南朝鲜"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
当时韩军还派出了一个坦克营前来增援,恰巧被二营给捕捉到,接着又是一轮齐射,直接全歼敌军坦克营,摧毁坦克23辆。要知道,我军参加金城战役的坦克,总***也就才20辆。能一口气摧毁敌军23辆坦克,等于是扼杀了敌军最后的希望。
在整个"金城之战"当中,喀秋莎***进行了69次齐射,配合步兵,一***歼敌9万人 (有一种说法是5.3万人,但央视纪录片说法是9万人,后者可能更准确)。
当时在前线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在后来记录道:
这场战争之惨烈,可见一斑。
在金城之战之后,李承晚被彻底打服了。
美军也强迫南朝鲜停战,不要再做无畏的抗争。
除了金城之战,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也出动了24门"喀秋莎"火箭炮,并且在步兵和其他兄弟炮兵的支持下,最终歼灭敌军25000人(志愿军伤亡11000人)。
纵观整个朝鲜战争,火箭炮师第21师入朝作战两年半先后配合我军12个军,大小战斗30余次,歼敌10万多人,击毁敌军坦克56两, 汽车 230多,火炮30余门,敌机24架,对整场战争的胜利居功至伟。
当然了,最近几年也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认为,朝鲜战争之所以胜利,"喀秋莎"火箭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喀秋莎"的每一轮齐射,固然都具有相当大的威力,但是,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人"。
朝鲜战争胜利后,炮兵王绳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战争初期,志愿军的炮兵技术大体上就是如此。
但是,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强大的联合国军的时候,为什么志愿军没有败下阵来?
因为我们有不怕死的精神。
所以,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我军之所以取得战争胜利的核心因素。
其次,第二重要的因素是——志愿军在战争的过程中,也是学习着不断取得进步的。战争初期,我们的炮兵水平还很低,但是,在战争的过程中,志愿军一边打一边学,迅速地提升了炮兵技术。
等到战争后期的金城之战,志愿军的炮兵技术以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美军方面的史料记载:
所以,我们既得感谢"喀秋莎"给我们带来的强大火力支援, 更得感谢志愿军将士们的不屈不挠、力争上游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