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酒店在线观看

影片真实再现震惊世界的“印度9·11”孟买恐袭事件,2008年11月,著名的泰姬陵酒店意外遭到恐怖分子入侵,恐怖分子无差别行凶,让整个酒店陷入绝望之境,百余名酒店住客及员工被困,无人得知何时能等来救援,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开启…

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看到那些屏幕英雄的出没,就好比漫威人物一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然而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还会有这些英雄的存在么?

人类 历史 上,有很多段不忍回首的真实恐怖袭击的惨案,反映这一类事件的影片也不少,例如关于9·11的影视剧作品如《93航班》,聚焦慕尼黑惨案的《慕尼黑》,聚焦波士顿恐怖袭击的《爱国者日》,以及讲述巴黎列车恐怖袭击的《15点17分,启程巴黎》等等。

《孟买酒店》真实再现了当年震惊世界的“印度011”孟买恐怖事件,情节简单直白,简单的几个视角切换介绍了人物场景。就这么简单,没有前因后果,也没有什么征兆,随着一声枪响,杀戮就开始了。

“开着手机,我要亲耳听到他们的哭喊声”

这是一场毫无反抗力的屠杀,全副武装的袭击者一边散步,一边扫射目光所触及到的人群。真实的血腥爆头,残暴的无差别杀人,所有的经历者都战战兢兢地躲藏着,玩着恐怖版猫与老鼠的 游戏 ,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不得不提的就是印度的治安,孟买虽然是数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但是并没有特种部队,负责治安的警察枪支弹药也少得可怜,大多数也只是配置了木棍而已,想要消灭恐怖袭击者,必须从数百公里外的德里调兵,长达数十小时之久。

在这场无差别的杀戮下,没有人拥有主角光环,火车站拥堵的平民老百姓,咖啡厅窃窃私语的恋人们,泰姬陵酒店冠冕堂皇的大人物们,在残暴的枪口下,显得渺小而卑微,无不如此。

或许看多了个人英雄,总觉得某个人会雄起,心中总是莫名的有些希望。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而真实,美国人甘愿牺牲外逃的机会,为了孩子身陷敌手,也终究难逃被枪杀的厄运;装着高深莫测的俄罗斯前特种兵也是毫无抵抗地被爆头,那种无力的绝望感就吞噬了整个人的心灵。是的,那种濒临死亡的绝望无助,让每个人都深陷极大的恐惧当中。

从心理学角度讲,恐惧是在可怕情景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十分紧张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当这种情景可使人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遭到剥夺时,如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名誉、前途和经济的利益时,恐惧的情绪就会支配人的整个身心。

在恐惧的支配下,人性的自私懦弱与卑微无助,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恐怖袭击开始时,街头上无助恐慌的人群拥堵在酒店门口,希望能寻找到避风港湾。

酒店大堂里的人呢,有的观望着事态的发展,有的呵斥着禁止他们的进入。此时暖心的一幕出现了,大堂经理打开了酒店大门,拥抱了惊慌的人群,也将恐怖分子带进了酒店。

到底应该如何做呢?或许有些人会指责大堂经理,认为他的行为带来了更大的灾难。然而,如果换位思考呢,假如那个时刻,你就是酒店外面已经惊恐至极的人群呢?

何况对于恐怖分子而言,一扇大门根本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无非杀戮晚上片刻罢了。

这一幕,在后面的贵宾酒吧再次出现。

对于深陷灾难与恐慌的人群而言,贵宾酒吧无疑是最安全的所在。人性是自私而贪婪的,他们不希望别人来威胁自我的安全,于是阻扰着大门的开启。此时此刻,令人尊敬的主厨站了出来,他打开了大门,将外面求助的人群接了进来。

睿智的主厨敏锐地觉察到了人群中的恐惧与惊慌并妥善处理,前台女接待宁愿被爆头也不愿充当血腥屠杀的帮凶,锡克族服务生更是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消除了英国老太太的不安,更援救了不少人,可以说,在整部影片中,最充满闪光点的群体正是这些酒店的服务人员。

他们是弱小的,但他们又是伟大的。在这场灾难中,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不为过,毕竟如同主厨所说,每个人都有家人和人生,选择逃避也不是什么耻辱。然而在死亡面前能勇敢地站出来面对,这无疑是可贵的。

自杀性恐怖主义是指为了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散播恐怖气氛, 而自愿采取与选定目标同归于尽的方式残害无辜, 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任务的成功, 从而达到某种宗教、政治或 社会 目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并没有单一的心理侧写, 其动机也很复杂。他们可能是出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而进行自杀性恐怖袭击, 也可能是基于理性分析而做出的选择。

在整部影片中,恐怖分子的残忍血腥人神***愤,他们的年轻无知也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年轻人来自巴基斯坦的大山里,生活贫穷,什么教育和医疗啊,那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对他们而言,酒店里的饭食以及抽水马桶的神奇,都足以让他们欢呼雀跃。在面临死亡的瞬间,恐怖分子与家人的通话,无不显示着他们的年轻与稚嫩。

然而,他们却有着最坚定的信仰,一轮又一轮的洗脑培训,更坚定了他们对于异教徒的憎恨与自我牺牲的崇高。更何况,除了精神支撑以外,他们的自杀性袭击,能给家人带来一万美元的收入,提升家庭的 社会 经济地位。

他们深信,这种自杀性恐怖袭击会给敌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能够让敌人产生极大的恐惧与焦虑。他们缺乏表达利益诉求和争取合法权利的渠道,自杀性恐怖袭击就成了他们在绝望中所使用的一种疯狂的不计后果的报复手段。

有的宗教狂热分子,甚至将自己看作是殉道者或烈士,他们认为保护自己的宗教是一种义务,而且会因此得以在死后升入天堂,避免轮回的痛苦,还能受到后人的尊敬,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恐怖组织最喜欢的招募对象,就是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认同报复文化,受过严重心理创伤,具有为组织牺牲的观念,受极端宗教文化熏染的边缘性人格。

像其他灾难一样,经历恐怖事件会导致一些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那些直接暴露者会经历心理的痛苦;由于不确定谁暴露于危险中、谁将会被袭击,许多未受到暴露危险的人会经历同样的痛苦。

对多数人而言,这些急性的心理反应会随时间而解决。少数人的这种反应不会结束,而会发展为心理精神障碍。如急性应激障碍(ASO)、PTSD、抑郁症、恐怖症、酒精和尼古丁滥用等。

大多数人遭受恐怖袭击后的创伤后精神症状是短暂的。早期症状会随着教育、休息和维持正常的生物节律(按时上床、按时吃饭)而消失。媒体报道既可以令人安心也会导致人担心,限制报道可以使混乱状况最小化。尤其是对儿童、对受伤人员的配偶进行教育不仅有助于治疗,也有助于查明症状是否恶化及持续存在。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就需要心理和药物的治疗。然而,PTSD不是唯一与创伤相关的障碍。恐怖事件之后人们的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物质滥用也增加。心理因素参与的医学疾病心身疾病也猛增—从心脏病到糖尿病等。而重要的是受伤的幸存者会因心理因素影响到生理状况。

创伤事件后会发生创伤性的丧失、不可解释的躯体症状、抑郁症、睡眠紊乱、酒精和咖啡因及滥用烟草、家庭冲突和暴力。愤怒、怀疑、悲伤、焦虑、害怕、易激惹是常见的情绪反应。

就如同影片中所讲,泰姬陵酒店重新开张后,不少游客重新回到了酒店,为当时的黑暗时刻哀悼,对他们而言,这也是心灵上的哀悼。

哀悼,是帮助我们从丧失与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关键!

德里罗的小说《坠落的人》中,遭受同样心理创伤的两个人,里昂通过积极的交流和思考,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后,顺利实现了移情,达到了自我救赎的目的,可以看做是一个哀悼者。虽然痛苦犹在,但她依然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反,基斯拒绝承认好友的离去的事实,一直在谴责自己当时在救助朋友时的无所作为。他长时间陷入沮丧的情绪里,没能顺利实现移情,最终没能得到救赎,成为一个永远的抑郁者。

不管怎么样,为了从心理创伤中走出来,哀悼者必须面对和经历他永失所爱的所有痛苦,包括爱、悲伤、愤怒、嫉妒、憎恨等等感受。要面对和消化这一切感受,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可能有些人需要一年半载才能缓过来,也可能有些人很多年都很难跨过心里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