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姑娘”进城记(一)
一
卢凤梅是泗阳县庄圩乡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她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开始帮父母干农活。
卢凤梅印象最深的是大冬天里溜粉丝,她们那里家家都有这个传统,一入冬就到街上去收购山芋,拖回来洗净,然后用机器碾成糊状,舀进四角吊起的纱布里,山芋渣被留在了纱布里,细腻的淀粉从纱布眼里漏进了下面的小水缸里,沉淀出了洁白润滑的淀粉,这就是做粉丝的原料——山芋粉。
卢凤梅那时的任务就是不停地摇晃着那个兜着山芋糊的吊浆布,一直摇到双臂发酸,一直摇到双眼模糊,一直摇到寒星四起。
溜粉丝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往往都是几家人伙起来,今晚你到我家帮忙,明晚我到你家帮忙,烧锅,揣面,打瓢,冷水过滤,穿杆,往滴水成冰的室外晾挂,卢凤梅每次做的就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最后一道工序,溜粉丝必须要在上冻天,经过冰冻的粉丝才有筋,不粘在一起,因此每次溜粉丝,卢凤梅的手都会被冻得像红山芋一样。第二天太阳出来,她还要用这双红山芋一样的手使劲地把冻起来的粉丝砸开来晒,经常把小锤都砸坏了。
稍大的时候,作为长女的卢凤梅更是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割麦,推肥,扬场什么都干,最厉害的是她竟然和男子汉一样,不用车绊只凭两条柔嫩的胳膊推上几百斤重的独轮车,车上放的是她家箍的土窑里的砖坯,每块湿的有六七斤重,她一趟要推五十多块。
农闲时,她就学着做一点小生意,先是卖自家的粉丝,自家的粉丝卖完了,她就跑到附近的王集乡去批一点粉丝回来卖,她还卖过蔬菜,用自行车从很远的地方贩过来,赚一点差价。
经过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砺,卢凤梅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铁姑娘”。
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封闭的大门被慢慢打开了。卢凤梅的心也开始想往外跑了,二十多岁的时候,她跟着门口人到扬州去打工,那是一家做儿童背包的小厂,每月只有一百元左右的工资,还不按时发,每月只给二三十元的生活费,其余的都押在那里。
在那里没做多长时间就到了麦口,卢凤梅和老乡们一起回家收麦子,麦子收完后,大家都觉得这家厂不靠谱,就集体不干了。后来,她又跟着人到仪征的一个小服装厂上班,没上几个月,这个小服装厂就倒闭了,卢凤梅又一次回到了家里。
她再想出去的时候,父母不愿意了,因为她“大”了,已经二十四岁,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可是闭塞落后的农村是锁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的,她坚持着想外去打工,最后父母只得答应她到离家近的淮阴城里找点事做。
于是,她就和她的老乡庄红梅来到了淮海南路供电局旁边的一个小饭店打工。这个小饭店的老板是她们庄上的一位已经出嫁的姑娘,卢凤梅这里就是帮忙洗菜刷锅和洗碗,相当于一名服务员。
那时候,在淮阴城里只能找到这些事情做,在偌大的一个淮阴城里,根本就找不到几个身强力壮的工厂,它们羸弱得连自己的孩子都喂不饱了,哪有闲食喂你这些从农村涌进来的农民工。因此,那时候人们外打工都是下江南,很少有人愿意到淮阴城里来找事做。
有一天,老板的哥哥到小饭店来吃饭,看到了这两个在小饭店里帮忙的老乡,就兴奋地对她们说,嘿,你们两个不是会机工吗,新民路上有个叫华顶的厂正在招工,是日本人办的,我们现在在那里装璜的房间就是留日本人住的,你们不能去试试看吗。
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当天下午,她们俩个人就空着两手,东张张西望望去找这个地方报名,报名的时候,两个人翻遍口袋才凑出了几元钱的报名费,报名时需要身份证,可是卢凤梅掏来掏去只掏出了一个在外打工时的工作牌。但幸运的是,负责报名的人并没有苛求她们,她们成功地报上了名,并且通过了后来的考核,成了中日合资淮阴华顶鞋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那一年是1994年,她24岁,一个农村妹子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自己着色彩斑澜的城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