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二)——祁振辉
5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围着用天兰色的布沿了边、上面印有红字的白围腰。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教儿歌、领着大家在院子里做 游戏 。下课后我们在木头做的滑滑梯上滑溜溜、跷跷板上压悠呀,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可以在大院子里你追我跑。认识了班里的小朋友,也习惯了吃过饭后睡午觉,老师还引着小朋友们,排着队到城外电影院看了一场《兰兰和冬冬》的电影。适应了集体生活的一切,我觉得幼儿园里真好。
在一个阳光明媚、暖风习习的早上,李老师在教室前面的核桃树下摆上一张大桌子,让小朋友们围坐在周围观看娃娃打鼓。那是一个薄铁皮做的小娃娃,高一尺左右,浓眉大眼,身上穿着大红布做的衣裤,上面有点点碎花,头上戴着同样布料的小帽子,胸前挂着一个红色小鼓,两只小手拿着鼓槌,小鼓槌放在鼓上。李老师把小娃娃拿起上足了发条后放到桌子上,随着发条嚓嚓的响声,娃娃的尕脚开始往前挪动,手也开始上下活动,随着鼓槌的起落,尕鼓也发出咚咚的响声。我们都很好奇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娃娃看。过了一会,嚓嚓声不响了,娃娃的腿不走了,胳膊也不动了,鼓也就不响了,一动不动站在桌子上,我们还睁大眼睛盯着娃娃看,希望娃娃能再次走起来。当老师问大家:“小朋友们好不好看?”时,我们才如梦初醒,大声喊:“好看!”老师又拧上发条,娃娃打着鼓在桌子上又走了起来。等到停下来后李老师把娃娃小心地装到一个纸盒子里,走进教室后把它放进靠墙的一个玻璃柜子,拿一把小锁子锁上了。
有一天下午,李老师还让我们带上教室里的小椅子,到前院办公室窗子的大玻璃前坐好,说是要给我们演娃娃戏。六、七岁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啥叫娃娃戏,就乖乖地坐在玻璃窗前等着。李老师把我们安置好后,就和另一位女老师进了办公室,还把门也关上了。不一会玻璃后面出现了一个穿着大红衣服的娃娃,接着又出现一个,头会点,手也会动,就是身子以下被窗框挡住了。表演的内容是两个小娃娃刚开始不太友好,说着说着还互相动手打了起来,后来又慢慢言归于好,抱头大笑。小朋友们看到这也放声笑了。我隔着玻璃窗,看到站在两个娃娃后面的李老师和那位女老师也跟着笑了。
小娃娃咋会动?还会说话呢?在我幼小的心里,这一直是个谜。
长大后我从木偶戏的介绍中才弄明白,那是一个像手套一样的娃娃,把手伸进里面就像带手套一样,那叫布袋戏。布娃娃的动作是用三个手指头控制,大拇指中指分别控制娃娃的两只手,二拇指控制头,手指一动娃娃的头、手就动了。衣服下面是表演者的胳膊,这当然要挡起来不能让观众看到,不然就破了把戏。至于娃娃说话,那是下面表演的两位老师嗓子变细在即兴对话罢了。
6
李老师还教我们学习画画。十二根彩色铅笔平装在一个纸盒子里,盒子立在桌子中间。几个小朋友围坐一桌,每个人可以任选一支笔来画。
一次李老师教我们画缸子。她先按照小朋友喝水的缸子,在尕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把缸子后让我们看着画。等马伯伯打过清脆的下课铃声以后,下课后她又挨个看我们在本子上画的画,并且一边看一边对画的缸子进行指导。班里有个小朋友长得虎头虎脑,家就住在幼儿园的下边。轮到检查他的画时,李老师看了笑着说:“你缸子画得很好,为什么缸子上边要涂成蓝色呢?”那个小朋友说:“我画的是蓝天。”我一看,缸子上面用蓝铅笔涂蓝了一片,上面还点了许多红点点。李老师又问:“蓝天上的红点点是什么?”小朋友回答说:“红点点是我画的星星。”李老师又说:“你这想法很好,但缸子放在黑夜里,不太合适,你为什么不画个桌子,把缸子放到桌子上呢?”小朋友回答:“桌子我不会画。”李老师说:“你也不用急,以后画的多了你就会画了。”
李老师说完,她又接着继续检查我们的作业。此时站在一边的我有些着急,因为李老师给我们画的缸子样品上面是空的,我画好以后,觉得缸子上面空着不好看,就照小朋友缸子上面花的样子,自己做主在上面画了几颗小草和尕花,我怕李老师见了会说我。等李老师检查完了,她发现我的作业还没看,就说:“祁振辉,你画完了吗?”我低着头把图画本双手交给了李老师,她看了看我画的啥也没说。就收了另外两个小朋友和我的图画本回办公室了。
第二天上课时,李老师拿着那几本图画本进了教室,当着我们全班小朋友的面开始一一点评。她讲的优点多,缺点少,更多的是鼓励。最后她才拿出我的图画本,翻到我画有缸子的那一页,举在手里问大家:“小朋友们,你们说这缸子画的好不好?”我红着脸低着头,不知说啥好。六七岁的憨憨娃们能知道个啥,我听见有的喊好,有的喊不好。李老师又问:“这画不好在哪?”教室里静悄悄的,小朋友们也说不出个什么。李老师又问:“这画好在哪?”大家又无声。过了一小会,我听见一个女娃小声说:“这缸子上有花。”“说得对!”李老师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有花的缸子呢,还是喜欢没有花的呢?”小朋友们齐声说:“喜欢有花的。”李老师说:“这就对了嘛。”并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她表扬了我,说我对小朋友喝水的缸子观察仔细,画画时还动了一番脑筋。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当时我心里那个乐呀。
每次幼儿园散学,一拐过衙门口往前走,打老远我就能看见母亲背靠着砖箍的青灰色大门边墙,她怕墙上的尘土弄脏了衣服,就把手背在身后撑着,望着街口等我从幼儿园回来。
那一天,我连蹦带跳地跑向她,还没进二大门就急着把我受表扬的事在大门道里告诉了妈妈。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弯下腰来抱着我的脸亲了一下作为奖励,还鼓励我说:“我的娃,你一定要学着好好画!”
7
母亲用实际行动支持我画画。她把堂屋里长琴桌上大瓶里卷着插的一张黄纸拿出来,在八仙桌上用手抹平,边叠边裁,裁成了本子大的一沓沓。然后戴上顶针,穿针引线订成了一个画画的本子,她还答应给我买一盒蜡笔,我听了以后非常高兴。振清也在上幼儿园,就急忙跑到西房把这好消息告诉给了她,并把订好的本子拿给她看。振清看后很羡慕,她对我说:“我也要让妈妈给我订一个画画的本子,让大大也给我买一盒蜡笔,有空了我们一起画着玩。”
李老师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我。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画画的兴趣。星期天的下午,我和振清从房子里搬出椅子当桌子,坐在井房门前廊沿下的砖台子上,趴在椅子上用蜡笔学着画图画,振春、西琳围着椅子看。
我照着套房门前旮旯里接滴流水的尕缸样子,在本子上画了一个缸,振清也照着在她的本子上也画了一个。因为是学着画,缸的位置画低了,她就在上面空白处画了一只兔子,画完后,她拿给我看。我看见兔子的屁股挨着缸口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说着笑。三爸要去后院,经过时看见我们几个拿着本子在傻笑,就走过来,从振清手里拿过本子一看,他也乐了,笑着说:“哎哟哟,不好了,兔子掉到缸里了……”
三爸见我们这么喜欢画画,就买了一本《看图识字》。他让我们照画册上苹果、桃、葡萄的样子学着画画,顺便也学着识几个字,对于字我们也只是看着图会念而不会写。他还买了《猪八戒吃西瓜》和《三毛流浪记》的画册让我们看。画册上除了画还配有字,那时我们几个都不认识字,就根据画的内容和各自的理解,一本正经的看着画册胡乱编着讲。
8
在幼儿园里我上大班,振清妹妹因为比我小一岁,她上中班。
国庆节快到了,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排练节目,准备在节日前演出。李老师给我们大班排的节目是《划船舞》,她让我们四个男孩子跟在她身后,把两只胳膊撑开,胳膊一上一下的,一边向前走一边反复唱着:
“划船呀划船呀划呀,
划船呀划船呀划呀,
小船划的快划的快呀,
绕过这座小山了划过桥呀 ……”
为了演出,每天下午我们四个都要跟着李老师在教室里反复练上好几遍。
国庆节前一天,家长们也被请来坐在中院的东房台子上观看小朋友们的表演。母亲和三娘也被请来了。
中班演的是《采茶舞》。节目一开始,一个小男孩一只手搭在身后,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根扫帚棍,扫帚棍尖子上粘着一个画得很好看的蝴蝶,人一走忽闪忽闪的像在飞。他一个人先跳着上场了。振清和几个小女孩穿着粉红色的衣服,腰里系着淡绿绸子,头上扎一小辫。(振清额前的头发被三娘用烧热的竹筷子,烫成了尕卷卷。)她们手里拿着老师们在铁丝上用纸糊的小圆扇(扇子上还粘着各色彩纸剪的图案),站成一排一边唱着:“采茶姑娘满山岗……”一边跳着出场了,围着蝴蝶转着圈,她们的表演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一阵阵掌声。
我们四个男孩子穿着白衬衣,李老师还给我们脸上抹了红胭脂,互相看看觉得很好玩。她拿来两根红绸子,(其中一根紫红软绸子是我从家里拿来的。)我们站好队,她把绸子送到我们手里后把前后两头拉齐,再三嘱咐我们要抓牢!这样我们四个小朋友就上场了。平时有李老师在前面带着,反正跟着走就行了,今天没有了老师,并且有这么多的家长来观看,我们几个心里很胆怯。幸好我站中间,稀里糊涂地跟着前面的就上了场,撑开胳膊,紧紧攥住绸子在场子里跟着转了几转,又稀里糊涂地跟着前面的下了场,至于唱没唱《划船歌》,连我自已都不知道。
演出结束以后,毛园长站在院子中间讲了话。她首先表扬了小朋友的节目演的好。其次又希望我们,一定要听家长和老师们的话。因为家长和老师们的教育,都是为了我们有一个好的将来。最后还给我们发了奖状,还有一个带条纹的尕手巾。
回到家里,我看见母亲把我的奖状用图钉钉在了堂屋里大座钟旁边的墻上。奖状上是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远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的前面矗立着一个像牌坊一样的白色石门。整个画面显得明快而又清朗。上下空白处用毛笔写着字,右下角的字上还盖了一个红红的圆章。
我还看见母亲把奖给我的尕手巾也仔细地叠起来,夹进了她平日里用来夹绣花线的线夹里,又用心地把线夹放进了堂屋炕上的箱子底。
(作者祁振辉———1953年生,临夏州农业系统退休干部,临夏民间手绣艺术家,兼任临夏市社区文体联谊会秘书长,是临夏州首位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获得者。《幼儿园》是他的回忆录系列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