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气洋洋什么意思
喜气洋洋什么意思:形容非常欢喜的样子。也作“喜气扬扬”、“喜气冲冲”。
喜气洋洋,汉语成语。拼音是xǐ qì yáng yáng。意思是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出自《岳阳楼记》。
成语辨析:近义词欢天喜地、喜眉笑眼反义词愁眉苦脸、愁眉锁眼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二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喜气洋洋,下了马,便向厅前来拜谢恩相,充其职役。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后来知县朝觐去了,巢大郎已知陈定官司问结,放胆大了,喜气洋洋,转到家里。”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五章:马上的将士们都 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象是吃过败仗。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