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性恋要受到歧视

1. 对比社会普遍对女同性恋者的接受程度,男同性恋者往往比较受到压迫。一直以来,在电影、电视媒体和刊物中,男同志的形象经常被描绘成很女性化,令大众潜移默化认为大部份男同志都有违社会对于男子气概的要求,除此之外也与男同性恋者的肛和谐交行为有关。

2. 历史上是美国最早确认艾滋病是新型疾病,最开始的病例大部分是男性,而男同性恋之间的无保护措施的肛和谐交行为感染爱滋病的危险性最高[JING液与血液中的艾滋病毒几乎等同,直肠粘膜较阴和谐道粘膜脆弱易损伤]。

3. 一些个人和团体视男同性恋者为艾滋病的祸首。在宣传艾滋病预防和宣传时不可避免地将截断男男性行为的传播途径作为重点。这加深公众对男同性恋者的反感。粤语地区部分人称男同性恋者为“爱滋基魔”,可反映这部分人对男同性恋者的厌恶和反感。

4. 中国的宗族意识: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男性作为继承家族意志的性别。此现象可遍布中国文化总揽,从姓氏的传递,到宗族如地名:张家庄,李家沟,马家屯。到一些词汇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均揭示了此问题。尤其在适婚异性恋男子潜意识中,同性恋是破坏传统道德文化不可饶恕的罪过,也是威胁到他们自身意识形态的事物。

5. 国家养老体制:西方国家的同性恋运动的解放,除了西方人的性格及传统文化外,有健全的养老体系作为先提条件。但在我国“养儿防老”是不可抗力,无法改变的意识和事实。我国无法将传统生育养老体系变更至国家养老方式。尤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更不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