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测控技术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工业企业和国防建设急需仪器仪表类专门人才。1952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率先筹建了“精密机械仪器专业”和“光学仪器专业”。
随后,国内其他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也相继筹建仪器专业。当时借鉴苏联的办学模式,、有多所院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测试技术与仪表专业硕士点。
一批批由我国自己培养的仪器仪表专门人才跨出校门,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中坚技术力量。
2、第二阶段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技术水平飞速发展,苏联办学模式下过细的产品分类式的专业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技术交叉融合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逐渐定位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市场经济。
随后陆续进行专业归并,至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把仪器仪表类11个专业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几何量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等归并为一个大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也顺应信息技术蓬勃发潮流。
3、第三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仪器仪表专业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扩大,学生规模也快速扩大。
在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研讨会上,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小唐教授在题为“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仪器科学与技术创新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全国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的院校从2000年的所增加到2009年的257所。
在近几年内,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办学规模翻了近两番,呈现出招生和就业两头热的良好势态。如此高速发展的形势反映了仪器科学与技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欣欣向荣,反映了我们这个学科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