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淜镇的民风民俗

普淜镇的世居民族有汉族和彝族。汉族传说在明朝时由南京应天府迁徙而来,彝族则多数在清朝时由大姚县和南华县迁来,其中彝族友分两个支系。自称“罗罗频”的支系,其先民源于姜氏,清代中期以后从大姚县迁来,现居住在云里厂和折苴么村。该支系的年轻姑娘头戴桂花帽,用青布缝制而成,帽沿镶制7颗银制桂花,帽顶中间插樱须扎成的绿红小华;已婚妇女头上缠青布头巾,头巾上绣有多钟色彩花纹的图案,边缘有紫红樱绺,头巾于头上缠成荷叶状,年轻妇女和已婚妇女都穿用绿蓝色绸料做成的布襟衣,前短后长,袖口、肩上均有花纹和环道;腰系有绣花围腰,再加上白色或蓝色腰带一条,脚穿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戴麦秸草帽,上插四至六根野鸡尾毛,下拖彩色飙带树根,身穿黑或蓝色的对襟衣,配上紧身短马褂,下着青布大档裤,脚穿布筋单鞋;男女都穿着皮领褂。

自称“罗鲁泼”、“南山苏”的彝族,从清代顺治年间起,陆续从南华县五街镇迁入,居住在今天普淜镇的子乍么、子乍苴、力必甸、黑苴四个村。该支系的小孩头戴黑圆帽,年轻姑娘戴兰咔叽帽,已婚妇女包黑布包头,男子上着麻布对襟衣,下穿黑布摆档裤,无论男女老幼都肩披一件带羊毛留有羊头、羊脚轮廓的羊皮外装。妇女的装饰品较多,有12吊耳环、玉手镯、玉质宽耳环、银制排机、桂花链子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普淜彝族的服饰已发生了较大的变革,除了中老年人和小孩还穿传统服装,年轻姑娘和小夥子的服饰已基本汉化。

普淜镇的彝族风俗习惯大致相同,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为人直爽豪迈。普淜彝族有一句山歌是这样唱的:“左边转三转是解放的歌,右边转三转是盘庄稼的舞。”真所谓葫芦一响就痒。三弦一弹就想唱歌。普淜天峰山老君殿内有一块清乾隆四十六年立的石碑中载:“吹笙鼓舞夷人尽欢腾之歌尚存,上苍之淳水无不踊跃而敬神明”,根据现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隆重的歌会,四面八方的彝族道天峰山打歌、祭神灵。由此说明普淜彝族人民爱打歌。关于普淜彝族打歌的起源,传说颇多。

一、传说在远古时候,彝族祖先部落和其它部落发生冲突,战败后被迫赶着牛、羊退到一座大山上,但追兵紧追不舍,在进退两难有可能遭灭族之灾是,部落首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看天色已晚,便叫搭架阿在每支羊角上捆上火把,兵点燃火把,受惊吓的羊群在大山上东奔西窜,似千军万马在欢腾,加上彝族同胞粗狂的怒吼声,敌人以为来了救兵,吓得撤退了。从此,彝族同胞便世世代代纪念这个日子,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晚,家家户户点燃火把,村村寨寨都打歌。

二、传说是纪念孟获夫人,彝族人为自己的先祖是孟获家族,孟获夫人祝融,她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在生活中,她交彝族妇女做衣服、纺线,传说农历二月初八是她得生日,于是,每年的这一天,彝族同胞都要穿上艳丽的服装载歌载舞纪念孟获夫人。三、传说是赶节令种庄稼。古时候,生活贫困的彝族同胞,每年都要先为头人种庄稼,等种完头人家的田地,节令快要过去了,彝族同胞历来是刀耕火种,于是烧扎把地,还来不及等火灰熄灭便去翻地,打赤脚的彝族汉子一边翻地,一边因火灰热而左右脚换来换去的跳,妇女门便在后边点钟。彝族先民人为,要生活就得劳动,有了劳动,就产生了劳动的歌声,也就有了表现歌声的打歌。

普淜彝族打歌属于圆圈式男女集体舞蹈,乐器有葫芦丝、三弦、笛子。按各地传说不同以及脚上的动作不同,可分为“跺脚”、“含脚”、“甩脚”等三种形式。打歌时,每场人数不限,葫芦丝、三弦、笛子作为打歌时不可缺少的节奏乐器,一般情况下,至少有一名吹葫芦丝、或弹三弦、或吹笛子的男性领舞,领舞的人在歌场中间,一边吹,一边跳跃,上身孜然倾斜,作矮步顿足或跳步蹉脚,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余舞者,手拉手或手挽手前后自然舞动。彝族男女老少喜爱打歌,身着多姿多彩的服饰,一边跳,一边唱,从日落跳到日出,也不感疲倦。

打歌、串会、姑娘房对歌是彝族姑娘小伙恋爱的舞会,双方一旦相互中意,男方便请媒人提亲。媒人一般是唱歌能手,迎亲时要唱赢女方寨子里的歌手,否则会被包谷酒灌醉,传为笑话。

男方则在半路迎亲,男方选定的伴娘在这里把新娘子的服饰换成新的,新娘换了衣裳,梳好了头发之后,便被拥着走进新房。

进新房仪式也颇为讲究,送来方要对调子,赢了才能放新娘进房,不然,新郎要一直背着新娘站着,累得满头大汗。婚礼的第二天回门,吃过回门酒,整个婚礼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