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的拼音
梵文的拼音是[fàn wén]。
一、释义
一种古印度文字。可溯至公元前第七、八世纪。或因受中东阿拉米字母的影响而产生,为天城体等多种文字之前身。标音节,从左至右书写。
二、出处
1、《法苑珠林》卷十五:“西方写经,同祖梵文。”
2、唐·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梵文明处译,禅衲暖时缝。”
3、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经有三卷,皆梵文,诵或以百计,以千计。”
三、拼写规则
1、梵文从十二世纪开始使用天城体字母,每个辅音字母都含固定的短元音a音,辅音与其他元音拼写的时候,将元音符号分别写在字母的前面、后面、上面或者是下面。
2、表示纯辅音、鼻音或呼气音的时候使用符号表示。
3、当元音出现在单词前面的时候使用独立的元音字母。
4、每个梵文字母顶部都有一条横线,拼写的时候把字母连在一起。
梵文的发展和影响:
1、在印度,梵文的书写系统的选择,受抄写者所处地域的影响。随着时代与地方的不同,书法与字体也逐渐地产生差异。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方形字体,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圆形字体。至四世纪,两者之间的差异已极其明显,并最终演变成为属于印度——雅利安语支的各种语言。
2、现代梵语是从左至右书写的拼音文字,19世纪初由欧洲学者将天城体(Devanagari)发展成机械印刷的标准体,它的字母表由48个符号组成,其中34个是辅音,14个是元音或双元音。
在18世纪后期,梵语已经被用拉丁字母转写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统是IAST(国际梵语转写字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标准化后的梵文,不仅可以方便地输入计算机系统,而且可以与多种语言互译,为语言学和宗教的研习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