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地球气候之最谁写的
体验地球气候之最
作者:李 曼
字体: 大 中 小
尼克·米德尔顿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也是旅游书籍的撰稿人,有着丰厚的地理知识和旅游经验。有一次他在写作时突发奇想:我们总是抱怨天气太过温和,那么,长久居住在气候极端的地区会有什么感受呢?于是他决心亲身体验一下。
体验最冷——厚厚的羽绒服穿在身上就像纸似的难以御寒
西伯利亚的原意是“沉睡的大地”,这是一片130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几乎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80%。在这片冷漠荒原的中心有一个叫奥伊尔米亚康的小镇,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人类聚居地。此处的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71℃,据说当时有很多人因为严重冻伤而被迫截肢,导致当地医院的麻醉药品供不应求。尼克认定这里是体验超级寒冷生活最理想的地方,并计划在最冷的时候欣然前往。
奥伊尔米亚康小镇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这片美丽的山谷充分展现了西伯利亚地区受高气压控制下的极度寒冷。寒风不会吹落树上的雪花,天空高远湛蓝晶莹剔透,薄薄的白雾在身边缭绕。当地居民的木屋都搭建在这片永久冻土上,屋内的热气逐渐使冻土层软化,因此整条街上的房子看上去都东倒西歪的。
尼克来到这里时并没有赶上最低气温,但他已经发现携带的装备在这里根本无法使用:眼镜冻碎了,钢笔凝结了,微型气象站根本不能工作,厚厚的羽绒服穿在身上就像纸似的难以御寒。他不得不在当地居民的指点下重新武装自己,穿戴上鼬皮服、羊皮大衣、浣熊皮的帽子和驯鹿皮靴。
他惊奇地发现,当地人完全适应了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寒似乎也没有使人们的生活受到什么严重影响。在学校里,孩子们整个冬天都在室外玩耍,除非气温低于零下60℃,否则学校是不会停课的。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竟有冬泳俱乐部。砸开厚达半米的冰层,跳进刺骨的冰水,那滋味儿真是难以言喻,估计大脑那会儿一定是一片空白。
为了在这种极度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摄取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维持身体运转。当地人最常吃的食物是烤制的马肉和冰冻的生马肝,一天三顿加上夜宵都是吃肉,用不了几天,你就会觉得身体里似乎有一匹烈马在奔腾。这个地区有个特殊的自然现象,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高,这似乎并不符合大气物理学的一条基本准则,就连很有经验的气象学家也很难做出准确的解释。
在这种极其寒冷的地方,狩猎活动变得十分简单,只须在哺乳动物出没的地方设下陷阱就行了,根本用不着蹲守和察看。这里的气温比家用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低得多,落入陷阱的动物如同被放进了冷藏库,几个月都不会解冻,其天然保鲜的效果非常理想。除此之外,寒冷的生活还会发生许多非同寻常的事:冰下取鱼、鹿拉雪橇、为马匹除霜……如果你也想去体验一下的话,那一定要做好准备,尼克的忠告是:你平时所穿的任何服装在那里都是不能过冬的。
体验最热——感觉就像烤箱中的火鸡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地球上大多数居民都有被炎热折磨的痛苦经历,但极少有人愿意并且有机会体验到真正的极限酷热。
尼克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叫达劳尔的小镇,它位于埃塞俄比亚的东北方,地处达纳基勒火炉的中心地带。这里常年气温很高,特别是漫长夏季,每一天气温都超过40℃。能在这里生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据说只有少数阿法尔族人有勇气面对这种常人难以承受的酷热环境。
挑战极限仅有好奇心和勇气是不够的,必须在生理、心理、装备等各个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能在真正的酷热环境中求生,尼克不得不在一个类似的环境中接受身体适应性和求生技能的训练。
身体训练分为三步:首先将赤裸的身体埋入滚烫的黄沙之中,15分钟后,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手指都在高温的作用下动弹不得了;第二步是在一个用粗毛毯搭成的密不透风的帐篷中蹲上1个半小时。当你即将昏过去的时候,立刻进行一种特殊的按摩。这种按摩的功效是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和疏通身体与外界沟通的渠道。按摩导致刻骨铭心的疼痛,其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极其痛苦的洗礼。沙漠求生训练则侧重于辨别方位和寻找水源。干燥炎热的沙漠景色极为单调,几乎没有任何标志能够帮助你判定方位。当原有的水源已经干涸,死神步步逼近时,你必须学会生吃蜗牛,尽管这种感觉并不舒服。
为了适应极热的环境,尼克和向导不得不先在伊莱达尔稍事休整。这是达纳基勒洼地南部的一座小镇,位于火炉的边缘。尽管此处距最热的达劳尔还有一段距离,却已经是酷热难耐了。这里虽然看不到撒哈拉大沙漠骄阳似火的蓝天,但整日不断的闷热沙尘令人呼吸困难。
这里的居民大都是阿法尔人,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的主食是山羊奶和用谷物换回的面包,几乎吃不到蔬菜和肉食。但真正的问题还是缺水。阿法尔人是游牧民族,随着水源附近的牧草被山羊吃光,牧民们只能渐渐地远离水源。妇女们整天辛苦劳作:很早就要起床,做早饭、收拾牲口棚,而后赶着羊群顶着烈日出发,前往2万米外的水源背水,往返途中她们还要一刻不停地编织毛毯。
为体验这种生活,尼克决心跟着她们走一趟。刚到上午10时,路程未及一半,气温已达到43℃,尼克感觉自己就像烤箱中的火鸡。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也没到最热的地方,尼克强迫自己不要往下联想。此时他已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向火炉的中心地带走去……
体验最旱——很多当地人一生都没见过下雨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数百万年形成的这片沙漠地势狭长,终年干旱少雨,四季尘沙飞扬,属于那种极为干旱的环境。在沙漠的北端有一个叫做阿里卡的地方,据说它是世界上最干燥且有长久居民的城镇。这里不仅有特殊的自然环境,还有许多环境带来的奇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千万不要以为海边的气候一定是潮湿多雨的。在太平洋与阿塔卡马沙漠的交接处,几乎从未有下雨的记载。但是,这里的雾天却出奇地多,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尼克发现网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品,他们不仅用网打鱼,更重要的是用网来取水:最早在这里安家的人们发现了两种植物在没有雨水的沙漠中长势良好,原因是它们的枝叶能从雾气中摄取所需的水分。这一自然现象启发了因淡水匮乏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渔民。他们设计并逐渐改进了一种专门用于收集雾水的捕雾网。每个小渔村都会在海边的高处安装100多张这样的网,在大雾天,每张网都能采集到170升水。此法简便易行,并且利于环境保护。
从海边到阿里卡途经安第斯山脚下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古老的乞求降水的宗教仪式。这里海拔3000多米,环境贫瘠,干旱缺氧。据说当初美国航空航天局将此地选为太空探测器的测试基地,就是因为他们认定此处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表面环境的地方。数千年来,由于干旱少雨,这里的面貌和宗教习俗始终没有改变。祭祀仪式的中心活动围绕一只将被宰杀的美洲驼展开:将一只高大强壮的美洲驼捆绑起来,用一些染上颜色的羊毛扎在美洲驼的背上和耳朵上;人们自动闪出一条通道,为骆驼的灵魂顺利升天腾出地方;它的鲜血被洒向四方,那颗正在跳动的心脏用一把神圣的古柯叶包起来并投入火中焚烧,直到仪式结束。
而阿里卡则不愧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城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资料,在1909年到1919年间,这里不曾下过一滴雨。在这个年平均降雨量只有0.8毫米的地方,有很多人一生都没见过下雨。由于气候干燥和沙中含盐,人们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制作木乃伊,保存2000年以上的木乃伊比比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干旱少雨的地方一定满目凋零、飞沙走石。而阿里卡则不然,这个世界上最干旱的城镇却四季如春、景物宜人。没有尘土飞扬的街道,没有一望无际的荒凉,整洁和绿色使阿里卡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体验最湿——当地的雨量纪录被多次刷新
尼克考察计划的最后一个目标是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摩辛兰,因为那里是全球雨水最充沛的地方。
印度的摩辛兰是世界闻名的雨都,这里的降雨量大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自从1852年英国人在这里设立气象站后,当地的雨量纪录就被多次刷新。气象资料显示,1861年的降雨量创造了26米的惊人纪录,仅1995年6月16日一天的雨量就高达1.5米。在如此潮湿多雨的地方长期生活,其身心感受是旁观者难以想象的。
此地的卡夕人可能是从柬埔寨和泰国移民的后裔,尽管他们世代在此居住,长达100多年,可还是对这种多雨的气候难以适应。每逢雨季到来,各行各业生意萧条甚至被迫停业,居民因此而收入减少生活拮据。上教堂做礼拜的人寥寥无几,冷清的街道上阴森抑郁,令人不寒而栗。夹杂着大块冰雹的瓢泼大雨昼夜不息,“悦耳”的雨声时常将人从难眠的长夜中惊醒。家家户户都被阴雨带来的潮湿所困扰,人们心情沮丧、敏感易病,无法穿皮鞋和布鞋,衣服、钞票、木柴、食物,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湿漉漉的。所有的人几乎都被困在家里,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人们不知如何对付这种恶劣的天气,如何熬过这段一半时间在云里、一半时间在水里的雨季。
出人意料的是,雨水相当集中的雨季过后,长达8个月的旱季则完全改变了雨都的面貌。由于水利设施贫乏,蓄水系统极不完善,因而导致旱季的雨都严重缺水,22.7升的饮用水要花10卢比才能买到,此时的摩辛兰俨然成了一座旱城,人们又开始为干旱而苦恼了。
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