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领导先进事迹材料

接上面。

学习王忠和同志,要学习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排头兵精神。王忠和同志在职工大会上提出“职工向领导班子看齐,领导班子向我看齐”,“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口号,并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对制定的规章制度首先自己遵守,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为干部职工作出了表率。侄儿想找个好工作,侄女毕业后想进烟草系统当聘用工,都被他秉公挡在了门外;在执法检查中,对所有零售户一视同仁,就连自己的亲戚朋友也不例外;业务交往中收到的礼品、礼金如数登记上交;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交代妻儿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这就是一个***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党员干部的形象关系到一个党的存亡,一个执政党的形象,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兴衰。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严格要求,严格约束,带头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清正廉洁的模范。

学习王忠和同志,要学习他勤俭节约、以单位为家,“公司现在还困难,还得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精神。公司上下、兄弟单位的工作人员,甚至许多领导都说王忠和有点儿“抠门”,当然不是说他吝啬,而是夸他精打细算的当家人精神。他出差在外,不住高档宾馆,而是住条件差、价格便宜的普通旅社,甚至住每晚20元一间的小旅社。在上海住院动手术期间,他让医生少开进口药,少开贵重药,不给单位增加负担。灌云烟草发展了,经济效益上去了,干部职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王忠和却依旧如故,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不追求奢华、不贪图享乐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这种作风不仅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更反映出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同样,在江苏省烟草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爱企如家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进一步提倡并发扬光大,每一位***产党员应该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对艰苦奋斗长期性的认识,真正把艰苦奋斗转化为自己的坚定意志和自觉行动。

江苏烟草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王忠和同志的先进事迹,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当好人民公仆的实践中,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江苏烟草率先跨入全国烟草强省行列做出贡献。

向世涛同志现任重庆市万州区局(分公司)局长、经理、党组书记, 1987 年至 1998 年先后任巫溪、巫山县局(公司)局长、经理、党组书记。该同志在部队先后 8 次立功受奖,从事烟草工作后被行业和地方政府 10 余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3 次被评为万县地区优秀企业家。他从部队复转后激情投入烟草创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积累,学会了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先后搞活 3 个烟草企业,被业内人士誉为“治企能人、扭亏专家”。出任巫溪县烟草公司经理时,经过 3 年努力,使长期亏损的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调任巫山县烟草公司经理时,经过奋斗,当年补亏 659 万元, 4 年为企业创造了 2500 万元所有者权益;晋任万州分公司经理后,率领片区烟草员工开拓进取、负重拼搏,整顿规范烟草市场经济秩序,关停了五桥、巫溪 2 个计划外烟厂,完成了国家重点移民项目万州 30 万担打叶复烤工程建设任务,组建成立了万兴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按期关闭了万州烟叶复烤厂;卷烟销售年均增幅达 22.4% ,超过重庆烟草同期整体发展速度,并弥补亏损 2500 万元,消化库存烟叶 8 万担。特别是在 2002 年初,他出任万州区局(公司)法人代表后,主动适应烟草体制调整,正确对待职务升降,面对企业“五合一”后员工多、摊子大、成本高、包袱重、管理难的现状,同员工激情创业,争先创优,当年就卷烟销售大增长,品牌结构大提高,经济效益大攀升的良好发展趋势,企业实现税利 1676 万元,并获得文明单位、网建联动、专销先进单位等 27 块奖牌。 2003 年,万州烟草在他的带领下,发扬“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又创造了低成本运行、高结构销售、农网现代物流、专销紧密结合的网建特色,企业被重庆市局树为片区样板、重庆先进。

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珍惜党组织对他的信任和员工对他的拥护和支持,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勇于开拓,拼搏进取,团结带领职工队伍精心经营,为万州烟草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俊同志现任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局长、副总经理,从事烟草工作20多年,尽管岗位发生多次变化,但他从未离开过土壤、离开过烟农、离开过烟叶,始终坚持联系基层、联系职工、联系烟农。他在领导岗位上,一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时间在基层、在田间地头,尤其是在贵州省 烟叶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 在省局(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带领全省干部职工知难而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精心组织生产布局调整和压缩烟叶库存工作。他身先士卒、深入细致地做好烟区各级政府工作,加大生产布局调整力度,严格按计划种植,严格履行收购合同;不辞辛劳地与销售人员跑市场、跑销区,拜访客户,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量、加快货款回笼。他为扭转贵州烤烟生产被动局面尝尽了酸甜苦辣,品足了求人难的滋味。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贵州省烟叶库存居高不下的局面得到扭转,资金周转困难有了极大缓解,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2002年,全省商业烟叶库存下降到62万担,比1998年减少了498万担,基本实现了合理库存;追回了三分之二的烟叶货款,全省烟草商业烟叶贷款余额比1998年减少了38亿元,兑现了两亿五千多万元烟叶收购“白条”,改写了贵州省烟叶收购打“白条”的历史。

为彻底扭转贵州烤烟生产被动局面,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杨俊同志经常苦苦思索,探索贵州烤烟生产发展思路、方式和方法,宣传说服教育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营造科技种烟的氛围。他十分重视行业内的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努力使技术培训网络化、制度化。为此,他经常到基层烟草站(点)讲课,深入烟农家中和田间地头传授烤烟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全省培训的烤烟生产技术人员和烟农已达 200余万人次。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把烟农看作衣食父母,始终把烟农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烟农之所想、急烟农之所急,全心全意为烟农服务。只要是涉及到烟农利益的事,他哪怕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想法解决好。他始终遵循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利关,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不图个人私利。下基层,不住高档宾馆、不吃上档次的宴席;到烟站,就住在烟站,职工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与基层的干部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