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家,莫言为何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诺贝尔奖?

莫言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他用诺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国内读者对他褒贬不一,拿下的奖项也非常少,但是不可否认莫言的文学水平。国内乃至国外大多数作家,都表示莫言的作品很好。在风格上形似《百年孤独》,可又有独特的中国乡土特色。

1、莫言作品的特色

莫言作品大多数都是针砭时弊,以农村为主要背景。他创作了11部小说,其中只有《蛙》获得了国内的茅盾奖。然而就在获得国内最高奖项的次年,他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个人感觉莫言的作品,以针砭时弊为主,讽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而他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能够得到体制的认可。众所周知部分作品,是不能进行发表的。体质和讽刺,向来都是针锋相对。而莫言却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满足两个特点,可见他的文学水平有多高。

2、余华大加赞赏

莫言的作品在国内争议很大,特别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很多人开始抨击莫言。很多作家认可莫言的作品,可是也不敢为他发声。此时率先站出来的,是大作家余华。余华是国内知名的作家,一部《活着》让他拿下了国外无数奖项。而他对莫言的评价,则是?按照文学价值来说,他完全可以拿下十个茅盾奖,当前90%茅盾奖的作品还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作品?。余华的发声,让很多人改变了对莫言的看法,同时也证明了当前国内茅盾奖的争议。

3、国外的评价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看中了莫言的小说,觉得他的作品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通过传说、民间故事、现实的融合,塑造了一个不同的文学王国。有种《百年孤独》的魔化,却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学。或许莫言拿下诺奖,正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