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中的 24-Hour Rule 是什么意思?

the 24-Hour Rule即“24小时规则”,主要是针对集装箱装运的,是一种电子舱单预申报制度,简单讲就是集装箱在装港装船前24小时需要向卸货港或目的港所在国进行通报,主要作用是为了考虑恐怖活动以及自然灾害对海运的影响,便海关进行风险分析,保证贸易安全。美国称为装船前24小时申报舱单规则,美国海关在24小时截止时间到达之前不允许集装箱装船。日本的规定是在海运集装箱货物装载到开往日本港口的船上之前,原则上不迟于船舶离开装运港的24小时以前,以电子形式向日本海关传输有关货物的信息。

在2001年“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世界海关组织(WCO)探讨了海关对于保证国际贸易安全和便利的作用,并于2005年6月通过了《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SAFE框架),各国可根据这一框架颁布国内的相关制度。为此,美国(2002年)、加拿大(2004年)、墨西哥(2007年)、欧盟(2011年)、中国(2009年)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先后实施了电子舱单预申报制度,基本都将海运集装箱货物的申报期限规定为装运前24小时,以便海关进行风险分析,保证贸易安全。

美国对日本颁布的海运集装箱货物信息预申报制度非常关注。2012年5月1日,美国和日本发表了关于全球供应链安全的联合声明。双方在该声明中承诺,考虑到恐怖活动和日本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全球供应链的威胁,在保证由货物、运输工具、基础设施和海、陆、空国际通道等构成的全球供应链更加牢固和富有弹性方面进一步合作,合作形式包括双边合作和在国际组织中的合作。两国承诺支持世界海关组织(WCO)、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海运组织(IMO)、万国邮政联盟(UPU)、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国际组织在加强全球供应链安全方面的工作,并计划在多个方面加强与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其中,考虑到日本立法颁布实施海运集装箱货物信息的预申报制度(Japan’s legislation on Advance Filing Rules on Maritime Container Cargo Information,即“24小时规则”the 24-Hour Rule),两国还加强了在有关预申报的货物信息方面的情报交换。在美日联合声明中,这一项内容的英文和日文文本都用蓝色加粗字体予以特别强调。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