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黄牛教程

在备受关注的12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很多影迷发现电影票还没到就已经卖完了,一抢而空。很快,在各种二手网站上,关于倒卖热门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票的信息比比皆是。原来的电影票七八十元,有的甚至被炒到了2500元。

以至于有人调侃说看一场电影比看一场演唱会还贵,这和黄牛抢票囤票有很大关系。粉丝和粉丝关注活动的地方,很多都有黄牛想从中牟利。

至于如何打击黄牛行为,其实可以从这三点入手:

第一,自觉抵制倒票。各种演出的门票价格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有需求市场,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买这样的高价票。作为普通消费者,如果在热爱电影或演出的时候买不到票,虽然很喜欢,但也要理性消费。

毕竟很多演出都是后期通过网络媒体或者各种直播平台播出,让消费者大饱眼福。不要遗憾他们一时半会儿不能现场参与。为此付出太多的代价,只会滋生黄牛高价票。

第二,销售渠道在技术上需要改进。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现在很多演唱会或者电影节目都是通过网络销售的。往往刚开始卖,被抢光了,很快又通过网络高价转卖。

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技术层面上限制抢票行为。很多网站采用二维码验证,人脸识别,减少一人多票的购买行为,还是可取的。有些人可能抢不到,但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减少了黄牛的大量囤票行为。

三是加大对黄牛的惩罚力度。黄牛行为处罚轻,犯错成本低,让黄牛有恃无恐,想继续冒险。一旦被发现,个人信息可以被纳入相应的黄牛购票黑名单。

可以建立统一的购票数据比对平台,可以增加一些购票二次转售网站。通过数据共享,可以将各种节目的卖票行为纳入黄牛嫌疑人数据库,移交相关部门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