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杜甫 带拼音

花 近 高 楼 伤 客 心 ,万 方 多 难 此 登 临 。

huā jìn ɡāo lóu shānɡ kè xīn,wàn fānɡ duō nàn cǐ dēnɡ lín 。

锦 江 春 色 来 天 地 ,玉 垒 浮 云 变 古 今 。

jǐn jiānɡ chūn sè lái tiān dì,yù lěi fú yún biàn ɡǔ jīn 。

北 极 朝 廷 终 不 改 ,西 山 寇 盗 莫 相 侵 。

běi jí cháo tínɡ zhōnɡ bù ɡǎi ,xī shān kòu dào mò xiānɡ qīn 。

可 怜 后 主 还 祠 庙 ,日 暮 聊 为梁 甫 吟。

kě lián hòu zhǔ hái cí miào ,rì mù liáo wéi liánɡ fǔ yín 。

一、出处

唐·杜甫《登楼》,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二、译文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

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当时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全诗写景写情,雄阔深远,委婉含讽。

同年,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原在阆州(今四川阆中)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异常,马上回到成都草堂。在一个暮春,诗人登楼凭眺,有感而作此诗。

二、赏析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

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

百度百科-登楼

百度百科-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