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相》西汉丞相公孙弘出身卑微却大器晚成的西汉名臣

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不仅产生了几个成功的皇帝,也产生了大量的人才。有了充足的人才储备作为保障,西汉才能迎来它的黄金时代。在西汉的皇帝中,刘彻的武帝是最有才华的。虽然刘彻有很多问题,不能说是君主,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选贤任能。不管他有多谦虚,只要他有真才实学,就会得到重用。如牧羊人、拾柴人、持刀执笔的胥吏张汤、失意文人朱等,都是从基层走出来的,但都因其才华而受到重用。卫青,出身卑微,从奴隶到将军,从猪倌到宰相龚,最后成为文官武将中的佼佼者,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西汉名臣巩从猪倌到宰相的故事。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个“励志大哥”。他出身卑微,大器晚成,最后当了公务员领导,结局很好。宫,栾川县人,体校。他年轻时是个狱卒,但他的错误很快就被原谅了。为了养活年迈的母亲,他不得不在海边养猪为生。在他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之前,他一直养猪到四十岁。按照孔子的“四十而不乱”,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是事业有成的,所以孔说“四百五十人不算什么人,斯也不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么他的一生都会是这样。然而,巩的出现打了孔的脸,因为巩在四十岁时开始努力学习,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公孙弘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直到六十岁才在现在的退休年龄开始崭露头角。西汉没有科举,所以有推荐人才的办法。当时人才被称为“德性的创始人”或“德性的文学”。这类人才的推荐,一般是由酋长或高官推荐,送到朝廷。然后皇帝会考察他们,问他们问题,问他们对策。在对策上有突出成绩者,授予官职。龚在这一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良性的文学博士。这个博士不是学位,是官职,负责书籍和法规。然而,的巩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他派人去匈奴,回来向刘彻汇报。刘彻对他的报告不满意,认为他无能,并斥责了他。于是,龚给写了一封信,说他病了,辞职回家了。

然而,这次挫折并没有毁掉以后的职业生涯。十年后,刘彻再次从基层选拔人才。此时他已经七十岁了,但还是被推荐了。刘彻亲自向儒生询问建议的对策。他的主题是:如何才能达到古代的和平与安全的状态?关于自然和人类的方式,最基本的是什么?天文、地理、人事的规律是什么?公孙弘在他的对策中强调,君王要诚实,待人要信任。它提出了治理人民的八项原则,指出“仁、义、礼、术”是治理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最后指出“顺应天道”就会和谐昌盛,“逆行”就会带来灾难,这是天文、地理、人事的规律。

当时参与对策的儒生有100多人。公孙弘的对策没有引起考官的注意,反而被降职呈给皇帝。但他眼光独到,又很欣赏龚的思想,所以首先选择了对策。然后他召见宫孙红,重新任命他为医生。所以公孙弘的事业是从七十岁开始的。得到第一个对策后,他很不高兴,于是给刘彻写了一封信,建议整顿官僚机构。他用大嗓门假装是周公旦。刘彻问他与周公相比如何。龚说,自然不能与之相比,但他懂得治国的道理,就像驯兽锻木炼石一样。人对好恶的理解是不是比动物和石头?所以,一年时间改变这个国家是非常缓慢的。刘彻听到他说的话很惊讶,决定慢慢地看着这个人。

从此,公孙弘的仕途开始上升,一年后升为《左传》,三年后升为府,排名前三。两年后,他接替薛泽担任西汉丞相,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在他之前,这个职位是由侯担任的。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位平民宰相,所以他有这个头衔,所以刘彻称他为侯。公孙弘只用了六年时间,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万多人的宰相宝座。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坐火箭上去的,那他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龚确实有这个能力。刘彻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他知道谁能,谁不能。至于公孙弘的具体功绩,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他只说反对设立朔方、婺源两县,认为这是浪费,没有用。刘彻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公孙弘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后来,刘彻让朱买臣和他讨论建立朔方郡的好处。公孙弘无法与争辩,于是罢手,但要求停止修建西南夷工程和渤海郡。

除此之外,它还提出了一项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政策。也就是“无弩”,因为当时社会不太平,经常有官员被杀。公孙弘以为十贼开弩,众官不敢上前。所以禁止人们携带弩,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杀伤性武器,所以必须是肉搏战的官方胜利。刘彻还组织部长们对此进行讨论,但结果没有被采纳。然而,这也使龚成为第一个禁止私人拥有枪支的人。当时美国关于禁止私人拥有枪支的讨论也是类似的。

除了自身的能力,龚是一个低调圆滑的人,能看出什么时候有风吹来,善于掩人耳目。他在朝廷的时候,经常提出几个方案让皇帝自己决定。有时,他反对其他大臣的观点,从不在法庭上争辩。他给官员提了一些建议,但是到了皇帝面前,就完全放弃了之前的约定,按照皇帝的意思说了。所以当时最精辟的直隶大臣之一的汲黯非常鄙视他,给了他一个“开小差”的评价。此外,他还被指责虚伪,居心不良。但是,龚并没有和吉安发生冲突。刘彻问他说:“认识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认识我的人认为我不忠。”因此,他给刘彻留下了一个诚实的好印象,他感到更放心了。

但是,如果认为龚真的很大方,那就错了。史书上说他是:“性禁忌,外广内深。”其实他心胸狭窄,嫉妒心强。高一点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都没有空间。例如,他与齐翔的父亲发生争执,齐翔的父亲因涉嫌强迫王琦而被拘留。本来我是想从轻处理的,可是龚对我说:“不镇压,不能谢天下!”结果主父偃被斩首。当面骂他的汲黯更恨他,却找不到汲黯的错。因此,他向刘彻推荐汲黯为正史,希望汲黯失言。但是,汲黯是个清廉的人,他在这个位置上做得很好,使得龚的阴谋化为乌有。当时的大学者董仲舒不同意龚的观点。在对付汲黯的时候,公孙弘还推荐董仲舒为焦西王。他试图借焦之手除掉董仲舒,但也失败了。后来有一个著名的游侠,叫郭杰,被抓了,依法应该释放。所以,龚说,“杀人要嚣张,没有办法去对抗。”郭杰被斩首。你可以看到多少人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倒地。作为一个充满仁义道德的儒生,这种做法实在令人心寒。

当然,他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需要学习。比如他很节俭,睡在毯子里,只吃一块肉和粗粮。所以吉安指责他是“作秀”。但是,这样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做一辈子的秀。宫鸿真的很干净。他的生活很简单,大部分工资都用来接待朋友和客人。除了他自己的工资,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所以他孝顺父母,藐视财富,重视正义,身居高位,以身作则,赢得人们的尊重。同时,他从基层到宰相的奋斗历程,也激励了很多人,让很多学子效仿,既促进了社会文明,也弘扬了重儒之风。此外,作为一名儒生,他对儒学也有很大的贡献。同时,他将儒学引入官学教育,建立了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为促进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前121年,在位六年的宰相龚病死。在他之后,汉武帝时期的宰相职位成了最危险的职业。其他宰相都被杀或自杀了,只有一块石头被搬走了。龚的猪倌一路奋战到丞相之位,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这的确是一个传说。他40岁开始读书,70岁做官,是他后来成就的典范。所以他的经历就像一部励志大片,给后人带来了很多正能量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