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 可以分几个步骤?

一节课开始前的10分钟我们称之为第一重要时间或积极时间,此时情绪高涨精力容易集中,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在这个时间段内讲解完本课的重要内容,如果是新课前的引入,往往也是概括上一节课的精华,所以这个时段对掌握知识至关重要,而且此时专心听讲从生理、心理上都是可以做得到的。温网博客

而第二个持续20分钟的时段,我们称之为消极时间,此时人的注意力有所衰退,不管什么科目,应该进入多动手阶段。事实上,有经验的老师在这个时段里会有意安排一些动手练习或讨论活动等,一方面有意注意的转移可以形成大脑的自我调节以防疲劳,另一方面,我们的记忆依靠多种感官更易牢固,多种感官的组合其实是注意的一种有效分配,更易于提高课上效率。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一堂课的某个时段我们边听边思考边做记录,自己学习的状态最好,收获最大。如果老师在这个阶段布置的动手任务少,自己可以边听边记或把疑问在课本的相关位置上标示出来,这样的小调节会有效排除由于自己精力涣散而突现的周边环境的干扰。

第三个时段,也就是本节课结束前的10分钟,被称为第二重要时间或积极时间。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后面将要学习的知识还无法对当前内容造成干扰,所以在本段习得的知识更易被大脑“存储”。另外,这一时段是本课进行小结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老师会引导同学们对本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并对问题从思想方法的高度进行总结,对作业及后续学习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价值,如果把前两个时段称为耕种与成长期的话,第三个时段就是收获期(提升期),同学们一定要专心听讲,拿到最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