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比蒂的个人经历
沃伦·比蒂1937年3月30日生于美国维吉尼亚州Richmond,1967年由他制片、主演的《邦妮与克来德》被认为是美国新电影的代表作,亦充分展现了其野心和才华,他的演戏细胞完全遗传自母亲,姐姐莎莉·麦克琳也是闻名于世的明星。沃伦·比蒂早年曾就读于西北大学,读了一年便休学前往斯提拉剧校研读戏剧,同时也开始参加电视演出。并迅速成为青年偶像,1961年以《天涯何处无芳草》进军影坛,1967年以《邦妮与克莱德》跃升好莱坞超级巨星之列,从影四十年来,在制 、编、导方面始终不遗余力,并屡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佳绩,1978年推出的《天堂可以等待》虽获四项奥斯卡提名,可惜最终全军覆没。1981年卷土重来以《赤色份子》登上最佳导演的宝座,了却了多年的夙愿。比蒂自从2001年的《城里城外》之后就再没接过新片。
1959年开始演艺生涯,不久在百老汇凭借《A LossofRoses》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托尼奖戏剧奖提名。1961年,比蒂主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不过直到1967年,他才在好莱坞出人头地。他主演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大获成功,他在片中出色的演技也终于获得认可。他在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上完高中,又在西北大学上了大学。1959年,他得到了生平第一个荧屏角色——在电视剧《The Many Loves of Dobie Gillis》中出演一个他觉得”十分荒谬”的角色,不久他前往百老汇发展,他在《A Loss of Roses》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托尼奖提名。比蒂担任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是1961年剧情片《天涯何处无芳草》(Splendor in the Grass),不过评论界并没把他当回事,对此比蒂以另一部犯罪剧情片《心墙魅影》(Mickey One)予以回应,该片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却没有吸引多少观众。1967年,比蒂出演了使他在好莱坞出人头地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他在片中出色的演技终于获得认可。接下来的10年,比蒂既是演员,也尝试过导演的身份,主要的代表作有《寂恋春楼》(McCabe & Mrs. Miller)、《洗发水》(Shampoo)、《上错天堂投错胎》(Heaven Can Wait)等。终于,获得过多次奥斯卡提名的比蒂凭借1981年影片《烽火赤焰万里情》(Reds)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80年代是比蒂事业的低迷期,实际上这一个时期他几乎没在银幕上亮相。1987年比蒂拍摄了十年内最大的灾难片《伊斯达》(Ishtar),此后是90年的《至尊神探》(Dick Tracy),该片虽然赢得了票房,但是公众反映却是不温不火。90年代,比蒂拍摄了《一代情枭毕斯》(Bugsy)和《爱情事件》(Love Affair)等片。2001年他又推出堪称“票房和评论界灾难”的喜剧片《城里城外》(Town & Country),此后逐渐淡出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