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为什么要生孩子,养又养不好?
穷人到底应不应该生孩子”,是中文互联网上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之一。在任何一个悲惨故事的背后,你都能看到人们对贫穷的不解和愤怒:既然穷,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
即使一则新闻不那么惨绝人寰,人们指责穷人的热情也不会消减多少。四川遂宁一对农民夫妻20年生了11胎,有人就会感叹“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社科院报告称农村家庭毕业生失业率高达30.5%,有人就会振振有词“穷人不要生那么多孩子,就算牺牲其他孩子资源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
我们如今总结这些人的论调,无非以下几种:一种是质疑穷人父母的动机,说穷人是“繁殖癌”;一种是质疑穷人父母的能力,“不能给孩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就别生了”;还有一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其实并不想生在你们家”……
感谢这些中国人尝试选择独立思考,但很遗憾,他们说的全都是错的。
逃离马尔萨斯陷阱
我们首先要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要生孩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家对生育的理解主要来自马尔萨斯理论:当收入增加,生育率就会提高,而生育率提高会带来人口过剩,人口过剩又会造成收入下降,最终带来战争、饥荒和死亡。劳动力变得稀缺了,收入又再次增加,人类的命运就这样循环往复。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是马尔萨斯理论最典型例证之一。工业革命前至少600年,英国人均收入水平上下波动,但就是不能持续增长。黑死病爆发后一百多年(1310-1450年),劳动力短缺,导致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提高),这带来了人口恢复。随着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却跟不上,生活水平再次下降。
但是19世纪工业革命发生后,马尔萨斯的理论就开始不管用了。得益于工业革命,包括英国在内,世界各地的人均收入开始突飞猛进,人口密度前所未有的稠密,而生育率却有了大幅持续下降。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即使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的生育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中国生育率已经是全世界最低之一 /视觉中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贝克尔提出并发展了“数量-质量”权衡理论,认为父母在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上面临取舍。
起初,父母更在意孩子的数量,而不太在乎单个孩子的质量。随着收入增加,父母自然会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对孩子质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而隐性地推高了孩子的价格。此外,当母亲受教育程度更高,生孩子的机会成本也在上升,养孩子也是要时间的。此时父母就会选择少生孩子,提高单个孩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