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是如何反映日本的"忠"文化的?

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萤火虫之墓》。这部动画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被美国轰炸的东京故事,主角是丧失双亲后寄人篱下又无法忍受他人的嫌弃选择移居防空洞后却惨死的故事。

在动画里有一个情节就是,明明在美军的轰炸下家园已经被毁了,但是当地的穷苦百姓却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依然津津乐道的谈论战争,还觉得日本能够胜利。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的?忠?文化。日本的?忠?文化在本质上跟中国古代的愚忠是有些类似的,他们不会去管谁是天皇,只要天皇在那,他们就忠于他。

而在那个特殊的战争时期,他们想要表现他们对于天皇的忠诚,便要表现出他们对战争的忠诚。所以在动漫里面,即使穷苦的老百姓她们的丈夫、儿子亲人死在了战场上,即使他们不得不贡献出他们的土地给予政府以供打战,这在他们看来是甘之如饴的,即使他们因为交出了土地因此而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他们也甘之如饴,因为这在他们心里,这就是忠于天皇的表现,所以他们能够在战争面前谈笑风生。

在动漫里头,很多的普通农民坚信战争的胜利属于他们并且一代又一代去参军。在那个时候,穷苦的老百姓想要表现他们对于天皇的忠诚,就要表现出他们对于战争的忠诚,那么就要他们去参军,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对天皇的忠诚。在动漫里,两个主角寄居在阿姨家的时候,也多次被问到长大后要不要去参军。

将日本的义理与义务进行对比。在动漫里头,阿姨卖掉了妈妈的遗物,自己家人吃的食物好,但是清太节子却只能吃稀饭;对于节子的吵闹很是不耐,没有之前的和颜悦色;清太节子刚失去父母,却吝啬关爱等等皆与他们把土地给予政府时的爽快形成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