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核弹爆炸会形成蘑菇云,而不是向四面八方分散?

为什么核弹爆炸会形成蘑菇云,而不是向四面八方分散?核武器爆炸后所产生的蘑菇云又被称之为蕈(Xun,四声)状云,两种叫法其实都是对外形的一种象形解释;而它的形成主要和爆炸有关。

了解过原子弹爆炸过程的朋友应该知道,爆炸一开始并不会立刻出现蘑菇云,而是会先形成一个巨大耀眼的火球。与此同时,大量的高能粒子被迅速释放并瞬间将周围的空气加热到极高的温度。

相对较为集中的高温致使周围空气迅速膨胀,而被爆炸力、冲击波掀起的烟尘迅速上升并形成一个大而高的烟柱;其高度甚至可触及大气层。不过,蘑菇云的大小并不是恒定的,它与核弹的当量、爆炸方式都有关系。

当烟柱的上部升高到一定高度时会开始减速,当到达与冷空气相遇的地方时,这一区域的尘埃、烟云就会开始降温;当降低到差不多与周围温度接近时又会从原来的纵向运动变为横向运动,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所了解的蘑菇云!

但需要强调的一点:蘑菇云的形成也有相应的条件限制,并非所有的核爆炸都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核爆产生蘑菇云必须依托重力场;如果在重力极小或没有的空间内则不会产生蘑菇云。

其次就是爆炸点必须接近地面,如果是水下核爆同样也不会产生蘑菇云。再次就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必须足够大!普通爆炸基本都满足近地和重力场的条件,唯独爆炸能量是限制其产生蘑菇云的重要因素。

要知道,核爆中心的瞬间温度可达上千万摄氏度,形成的压强达数百万亿帕;这是普通爆炸所难以企及的。不过,也有一些大当量的炸弹爆炸时会形成小规模的蘑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