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其全句义为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此警句,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1、正人先正己,管理者要做到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就要不断提升自身形象、转变待人接物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令行禁止,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员工自觉地为乘客服务,为企业奉献。否则,自身不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员工是不会尊重、服从的。

2、元·张养浩《牧民忠告》上:“与之交私故也。苟绝其私,不动声色,而使其胆落。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明·玩花主人《妆楼记》二:“今天子反以奸远贤,荒于酒色,怠于政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矣。”

参考资料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