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墓

2013年6月,陕西省咸阳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城市建设,需要开发这一带的土地。这里临近咸阳国际地,也是古代北周、隋、唐朝等朝代众多贵族高级墓葬区。

既然是古代墓葬区,在开发这片区域之前,陕西考古院对这块区域进行考古探测,然而在探测的过程中,陕西省考古专家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

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按照唐代的墓葬等级,这必是一座唐代等级超高贵族墓葬。

2031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这座唐代墓葬正式进行发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整座大墓的面貌逐渐显露出来。

考古专家发现这座唐代墓葬的墓道很长,通常大墓的墓道越长,则代表着墓主人的身份越高,墓主人身份地位越高,往往大墓陪葬品越丰厚,毕竟古人相信逝者如生。

经过发掘,发现这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

大墓坐北朝南,整座大墓水平全长36.5米,深度超过10米,整座大墓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组成。

如此规模宏大的大墓,在场的考古人员判定这必然是一座唐代贵族的大墓。

于是考古专家迫不及待地向下发掘,考古专家最期待就是希望可以在大墓的墓道墙壁上出土精美的壁画。

在唐代早期,贵族的墓葬墙壁上盛行壁画,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显示墓主人身份的尊贵,另外一方面是描述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希望墓主人在地下依旧可以过着生前的生活。

然而,就在考古专家期待这座大墓也可以出现精美的壁画时候,结果经过发掘发现,这座大墓墓道墙壁上仅仅涂了一层薄薄的白灰水,至于墓葬中精美壁画等都看不到,这让现场的考古专家感到非常困惑,难道大墓主人的身份一开始就判断错了

随后在对大墓的陪葬品进行清理时发现,大墓中陪葬的陶俑制作也十分粗糙,这和拥有5个天井规格大墓身份制度显然不同。

在随后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大墓的第四、五个天井和第五个过洞及甬道都被大规模破坏过。

天井、 甬道和墓室被大规模破坏,这也就意味着这座大墓极有可能已经被盗掘过。

盗墓贼盗墓一般只为财宝,墓主人的棺木和墓主人的尸骨应该还存在,但当发掘人员打开大墓的墓室后发现,墓室中空空如此,没有发现棺椁与完整尸骨,也没用发现棺椁腐朽后的痕迹。

天井、墓室和甬道被毁坏得如此严重,陪葬品也破碎不堪,制作粗糙,就连墓室中墓主人的棺椁和尸骨也没用。

整座大墓被毁坏如此严重,那么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谁?

就在现场发掘的考古人员困惑不解时,发掘人员从大墓中找到了大墓的墓志铭,经过清理后,墓志铭上清晰露出:“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看到“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这几个大字,一切迎刃而解,这座大墓是唐朝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墓。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武则天身边的红人,素有“巾帼宰相”美称,唐中宗昭容,唐朝历史上有名政治家。

上官婉儿原为上官仪的孙女,由于丞相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被杀,他的全族也因此被牵连。上官婉儿送入掖廷为奴。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育下,年少时的上官婉儿不仅诗文才华,为人又聪明伶俐,14岁时获得武则天的器重,逐渐成为武则天晚年身边最信任的人,帮助武则天处理朝政。

神龙元年,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位,上官婉儿又嫁给了唐中宗李显,专门专掌起草诏令。

后来随着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权倾朝野,上官婉儿又和武三思私通。

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韦后一党被诛杀,由于上官婉儿和韦后、安乐公主多有来往,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被牵连被诛杀,年仅47岁。

在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上明文记载上官婉儿十三岁时候被唐高宗封为才人,42岁又被唐中宗封为昭容,虽然这段历史在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但在上官婉儿墓志铭上铭文记载,这也就意味着上官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对父子皇帝。

延和元年,唐睿宗传位给李隆基,后来李隆基发动政变,赐死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被李隆基认为是太平公主一党,由于太平公主被逼死后,李隆基下令铲平太平公主和丈夫武攸暨的坟墓,上官婉儿墓也受到牵连因此被毁。

从上官婉儿大墓破坏的严重中,我认为上官婉儿去世后,其墓地遭遇李隆基下令毁坏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