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明格拉影视作品风格分析。要最全面的!
安东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英国导演、编剧,擅长文艺片,抒情、浪漫题材。1954年1月6日出生于英国的怀特岛(Isle of Wight),父母都是意大利人。1996年因执导了《英国病人》而在国际影坛上赢得了声誉。《英国病人》美仑美奂,感人至深,堪称经典;该片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项的提名,最终获得9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2003年明格拉改编并拍摄完成另一部文学作品,即查尔斯·弗雷泽的内战题材的小说《冷山》。2006年的作品是《解构生活》。2008年3月18日因术后脑溢血于英国伦敦逝世,享年54岁。 他做为《英国病人》的导演获得了学院奖。1980年代他在电视台工作,为BBC 的电视剧编写剧本。1990年他开始进入电影界,他为BBC创作并导演的独幕剧《真实地,疯狂地,深刻地》获得成功并在电影院上映。这是明格拉首次担任导演,他选择自己做导演因为他希望少受一些监控并有机会在投身大项目前学多些技术。为了制作这部电影,他拒绝了去导演一部知名度更高的《摩斯警长》Inspector morse的剧集机会。 在《英国病人》登峰造极之前,在好莱坞名不见经传的明格拉,曾经历了一场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折磨。在二十世纪福克斯这个幕后财团的胁迫下,明格拉差一点就要让票房毒药黛咪·摩尔接演那个名叫嘉芙莲的女人。但明格拉终究无法屈从于任何意志,尤其是在他尚未涉足好莱坞之前——他认定温婉的英国名伶克里斯蒂·斯克特·托玛斯,更适合扮演那个周旋与婚姻与真爱之间的悲剧女人,于是勇敢接受了一个惨痛代价:福克斯公司临时撤资。事实上,当米拉迈克斯公司在关键时刻拯救明格拉之时,奇迹便已注定,亦如明格拉在拍摄日志中所写:没有退路的《英国病人》,也许会比常人更健康。 《英国病人》所营造的压抑感,在当年《纽约时报》影评人看来,“是多年罕见的、令人窒息的。”而影片极度沉抑的笔调和克制到底的镜头语言,则让人在看似悄无声息的影像中被击溃。即便男女主人公全裸出浴的瞬间、在玻璃门口后狂吻的激情释放同样有着欧洲情色电影的表征,但画面与心理严丝合缝的融合,已彻底避免了张扬失度的硬伤。此外,《英国病人》双时空交叉叙事手法、对民族主义和主流道德观念的大胆解析、以及比《阿拉伯的劳伦斯》更唯美的银幕美感(或者说是女性视角里的沙漠图景),在特效片开始泛滥好莱坞的1996年,无疑有着难以抗拒的惊艳效果。 平均3.5年才推出一部作品的明格拉,几乎达到了在银幕上绣花的地步。但这种极度严谨的创作态度,却让他在《英国病人》登顶九项奥斯卡大奖之后,在好莱坞赢得了长达十余年的尊重。而大制作和大明星的信任,也让明格拉保持了最强劲的创造力。 在1999年翻拍《阳光普照》(1960)的《天才雷普利》中,明格拉用一种更为精致和克制的叙事风格,呈现出了与旧版完全两样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明格拉也借此片开始显现出“捧人导演”的惊人内力。在《英国病人》中,他让拉尔夫-费恩斯的名气如日中天,把法国人朱丽叶特-比诺什送上了奥斯卡领奖台;而在《天才雷普利》里,他又让永远充当男花瓶的裘德-洛,变成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大热门——因为在明格拉的镜头里,裘德-洛扮演的纨绔子弟已少了分邪恶,多了分令人唏嘘的悲怆感,而全片张驰有度的节奏感,亦表明明格拉不仅擅长悲剧式沉闷气氛的营造,对悬疑、讽刺的效果控制也有着不凡功力。四年后,明格拉的《冷山》再次让当时的好莱坞一姐雷妮-齐威格媳妇熬成婆,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明格拉善于锤炼演员的美誉,已成为好莱坞的一段佳话。 事实上,明格拉除了对演员的控制力外,对自我艺术品位的坚持,也是其保持旺盛创作力的一大原因。尽管《冷山》得到的两极评价,已无法与《英国病人》压倒性好评相提并论,但两者在叙事圆熟度上的高度统一以及审美诉求上的相似,却使《冷山》依然成为明格拉的水准之作,只是在这部以“等待”与“死亡”为主题的爱情电影面前,影迷期望能从明格拉那里得到更多。2006年,明格拉在《解构生活》中再次邀请了御用演员裘德·洛和朱丽叶特·比诺什加盟,讲述了一个围绕盗窃案展开的情感故事。影片中分分合合的夫妇,新感情和旧感情的纠葛,信任与背叛的危机、理想化与现实性的选择等等,均在明格拉严谨的叙事线索中密集展开,故事本身的多维性以及处处流露的象征意味,实为明格拉创作技法的集大成体现。尽管影片的反响并不如预期热烈,但裘德-洛、朱丽叶特-比诺什以及罗宾-莱特-宾的集体演出,却让全片仍然闪烁着光芒,此片也曾引进内地电影市场公映。 有着中国妻子的明格拉,一直是中国电影界的朋友,为了担当今年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他甚至特意安排新片的拍摄档期,以促成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然而,当明格拉真正离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有些东西确实是很难简单被替代的,就像他十二年前从奥斯卡颁奖现场走出来时所说,“我期望明格拉的电影,永远可以保持独特,新鲜,持久到足以在半个世纪内不会被人轻易遗忘。”而他亲笔撰写的《路易的第九条命》改编剧本和《纽约,我爱你》的精悍佳篇,也终究属于明格拉一个人——即使,它们也许再也不可能转化为银幕上的班驳光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