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传中谭嗣同的哪些表现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舍生取义谭嗣同,生于1865年,卒于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1898年夏,清光绪帝下诏变法,谭嗣同被召以“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他喜出望外,天真地以为“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然而,变法犹如昙花一现,仅103天即告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其实,早在被捕前,谭嗣同就已得知清政府要逮捕他的消息。但在“去”与“留”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最后慷慨就义。每当讲到这段悲壮的历史,学生总是不理解谭嗣同为何要留下来,何不象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作为教师,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懂并讲清这个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谭嗣同。谭嗣同不只是思想家,从他多年浪游南北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看,他并不甘心于书斋思辩,称得上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和组织家。他慷慨地以自己的鲜血贡献给他的事业的戏剧性的光辉结局,乃是他思想悲剧性地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了解谭嗣同思想变化的轨迹,才能找到解开谭嗣同之死的钥匙。谭嗣同的哲学、政治思想主要集中在其《仁学》一书中。该书写于1896—1897年间,正是中国经甲午战争后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更是谭嗣同摆脱旧学羁绊的时期。他在《仁学》一书中指出:“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富”、“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以此来论证变法的必要性;又从圣教之旨、自然之理、孔子改制之道、《春秋》“三世”之义,来论证变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变化、日新则存,反之则亡。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指导着谭嗣同勇敢地投身于爱国救亡的洪流中,并很快成为“冲决”封建“网罗”的激进的维新战士。来源:西部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