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为:因一首歌爆红,大赚后全家移居国外,再回来时为何被众人嘲讽?
说起蒋大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被誉为“中国的帕瓦罗蒂”。
不过拥有如此厉害标签的蒋大为,如今的名声似乎一落千丈,这是为何呢?此事还要从头说起。
我们知道,人一旦有了名气,就会万事顺意,赚钱更是轻而易举,所以有太多人绞尽脑汁想红,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不过蒋大为的运气是真好,他的成名之路太过轻松。
蒋大为从小学习唱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领导赏识,之后便被调入文工团,事业逐渐了发展,但这个时候的蒋大维并没有走到荧幕前。
33岁那年,蒋大为迎了来自己的第一个机会。
当时,曾是《爱我中华》作词的词作家乔羽来到团里,当时他想找一个合适的男高音来演唱自己的新歌,蒋大为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跑过去找到乔羽老师推荐自己。
乔羽看着眼前这位长相帅气的小伙子,也就答应了,于是在1980年,蒋大为凭借《牡丹之歌》大火。
而让蒋大为的歌唱事业更上一层楼,并真正火到全国的,功劳全靠他的恩师许镜清。
许镜清是谁?他是国家一级作曲家,曾担任央视86版《西游记》的总作曲,这部经典之作中所有的音乐都是许镜清创作出来的。
当时《西游记》需要一个演唱插曲的男歌手,正当剧组的人一筹莫展的时候,蒋大为走进了许镜清的视线,于是便将《敢问路在何方》交由蒋大为演唱。
正是这一首歌,随着《西游记》的热播传唱到全国各地,也把蒋大为彻底捧红,连他本人都觉得自己没花一点功夫就火了,成了大名人。
那个时候的蒋大为有多火呢?在当年人们平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的年代,蒋大为做到了月入几十万。
后来,蒋大为向记者透露,自己月演出平均收入在25万左右,每天各地奔波演出,靠的就是这首《敢问路在何方》。
说白了,蒋大为能火,许镜清有很大功劳,但那个年代对版权问题很多人都不太懂,许镜清也一样,还是在别人的讲解下才了解了一点。
许镜清曾笑着说他是不是应该问蒋大为收点版权费,毕竟他那么火,不过后来表示自己跟蒋大为是好朋友,跟他要钱这种事还是开不了口。
话说人家恩师都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可蒋大为的做法却令人心寒。
后来,许镜清举办了一次西游记主题音乐会,当时很多人都希望蒋大为能来,但当许镜清邀请他的时候,那边的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好不容易联系上了经纪人,人家却说没有档期。
是不是担心版权费的问题,所以才不露面呢?这个答案估计只有蒋大为自己清楚了。
1997年,蒋大为到加拿大演出,初次走出国门的蒋大为感受到了国外的繁荣,在之后的采访中,蒋大为称当时的中国有点闭塞,温哥华的繁荣有点让他动心。
当时正好蒋大为的女儿到了读大学的年纪,跟妻子商量一番后,两人决定将女儿送到加拿大上学。
可让女儿一人前去,父母总是不放心的,那个时候蒋大为开始咨询移民的事情,有朋友说他是名人,移民到国外不用太麻烦,还能带着妻女一起移民。
但移民国外意味着要放弃国内的事业,犹豫再三后,蒋大为决定为了女儿到国外生活,但那个时候的蒋大为只拿到了绿卡,并没有入加拿大国籍,只是妻女成了加拿大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我们在舞台上总见不到蒋大为的原因。
可国外的月亮真的那么圆吗?那可未必。
蒋大为在中国名气如此之大,可到了加拿大他发现自己还是太渺小,因为在国外知名度不高,蒋大为并没有接到什么演出。
虽然说没演出还可以靠着之前赚的钱维持生计,但这终究是坐吃山空,维持不了多少,于是蒋大为再次回到国内。
可多年没有在国内演出,娱乐圈早就变了,新时代歌手越来越多,蒋大为的事业出现了危机。
但为了赚钱养家,蒋大为必须认清现实,于是开始借着《西游记》的名声以及圈内好友的帮助重登舞台,为了能多露面,曾一向不参加综艺节目的蒋大为还上了星光大道。
那个时候大衣哥朱之文风头正劲,在节目组的邀请下,朱之文拜蒋大为为师,一时间,这对师徒深受观众喜爱。
而当朱之文爆火并逐渐消失在观众视线后,蒋大为却称自己没有这个徒弟,那个时候只是为了节目效果,是一种炒作手段,还说朱之文经常借自己的名气四处演出。
不仅否认徒弟朱之文,蒋大为还在节目上称农民就是农民,没有所谓的农民艺术家,言语间似乎是在嘲讽农民。
蒋大为的这番话一出,立即引发网友议论,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怎么变得如此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呢?
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的蒋大为,当年移民的消息也被人扒出,而如今又回国捞金这一点让很多人不爽。
金星曾这样评价回国捞金的人:
“如果你是外籍的艺人和明星,我劝你以后到中国来挣钱的话,那你得交双倍的所得税营业税,别跟我说什么,我是在这出生的,我的心还在这儿,你的心根本就不在这儿。”
著名歌唱家戴玉强也曾说过:“身为一个歌唱家,金钱不能成为其冷漠的借口。“
不知道蒋大为是否明白这一点呢?
经历了这么多起起落落,蒋大为的人气也早已大不如从前,甚至还有不少人看不起他,但人生的路终究是自己选的,好与坏都得走下去吧。
对此事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