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的湖是怎么形成的?
每一方湖泊的形成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原因,睢县北湖也不例外。 据资料记载,睢县北湖水质洁净,湖水平均深2.2米,最深处达3.9米,它的形成有着丰富的传奇色彩。 古时候,黄河距现在睢县县城很近,大概有15公里。古睢州的管辖面积相当大,现在的民权县境内有不少地方都是睢州的地盘。在如今的民权县黄河故道旁,就有一个叫睢州坝的村子,听说是根据当时的管辖范围所起的名字。 据资料记载,古睢州的城墙为北宋时期所建。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母亲河,五年三泛,让她的儿女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那时,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每当黄河水泛滥,奔流到城门口时,州官们便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办法,城门紧闭,以抵御黄河水冲坏自己精心营造的家园,而黄河水冲击过后所沉淀的泥沙,便淤积在城墙之外。睢州城历经数年多次黄河水泛滥,逐渐形成了城内低城外高的地势,好似一座“地下城”,这是天灾造就北湖的主要原因。 睢州古城毁灭性消失的原因,莫过于人为因素。 让我们把历史追溯到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当时震惊朝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会同罗汝才、袁时中等3支起义军,百万人马几经血战,攻克了池深城坚的睢州城。所向披靡的李自成曾谋划乘胜北上,攻克开封后在汴建都。他便仿效秦始皇灭六国时“欲倾大树,先剪重枝”的战略,派兵拆除了睢州城墙。 1642年9月,李自成在进攻开封时,与明军展开了生死决战,双方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以水代兵,扒了黄河的堤口,使黄河水如松开缰绳的野马,向南狂奔,一泻千里,把李自成拆除城墙后的睢州城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从此以后,睢州城便成了一个水下是城、城上是湖的湖泊,而当地老百姓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造成了全城百姓无家可归。洪水冲坏了自己的家园,人们只好眼含辛酸泪,举家搬迁到城南边的一片高地上,重建自己的家园。 在国内众多的湖泊中,像睢县北湖这样呈十分规则的长方形是不多见的,那是因为湖泊的形成和地下埋藏着一座城堡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和形容,整个北湖的面积有多大,那么睢州古城的面积就有多大。 睢县北湖的水源旺盛,即使在久旱无雨的年份从不干涸,这在国内也是十分罕见的。人们由此推断,北湖水是地下涌出的龙泉神水,这话未免神奇了些,不足为信。可信的是湖底是一座地基坚牢的城堡,让湖水不至于渗漏下去,千百年来养育着一方百姓。 古人曾用这样的诗句形容睢县北湖:“平面无风境来磨,碧玉盘里几砂螺。”而我只能用白描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来到睢县北湖,感觉这里像个“小西湖”。当地的朋友为出生在这里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隶属商丘市的睢县古称睢州,这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小城,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之成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城北那一池碧波,更给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城平添了几分秋色。当地人称:掬一捧北湖水,就流淌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抓一把北湖土,就能探寻出一座雄伟的古代建筑。老年人都说,天灾人祸形成了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