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亲王多铎介绍

多铎(1614-1649),姓爱新觉罗,公元1614年(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出生,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生母为大妃乌喇纳喇氏,与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四子多尔衮为同母兄弟,是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著名的开国战将。多铎初封授贝勒,幼年时很受努尔哈赤宠爱,在努尔哈赤的两黄旗中领有十五佐领(牛录)。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多铎统领正白旗,参加议政,也可以率师出征。公元1628年(后金天聪二年)二月,多铎初次随皇太极远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有功,即赐号额尔克楚虎尔,当年仅十五岁。公元1629年(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统率大军初次进入龙井关伐明时,多铎随同大贝勒莽古尔泰、兄长多尔衮等参加战斗。1631年(天聪五年)八月,后金军进围明大凌河城时,多铎亲自率领正白旗官兵驻守城东北防地,遂攻占近域台堡。九月,皇太极带同多铎率领二百精锐马兵,准备进击明锦州援军。当走到小凌河岸时,与明军遭遇,多铎不慎坠落马下,马跑进敌阵,幸而得骑士兵的马回来,时年十八岁。1632年(天聪六年),金兵远征察哈尔蒙古林丹汗部,1634年(天聪八年)兵分多路人边袭扰明军,多铎都曾参加战斗

公元1635年(天聪九年)五月,为了配合多尔衮去招抚林丹汗子额哲的军事行动,皇太极首次委用二十二岁的小弟弟多铎为帅,统领大军进击锦州,大战于大凌河,大破明军,得胜而归。皇太极亲自带领诸王、贝勒、大臣到怀远门即盛京大西门外五里地方远迎。1636年(清崇德元年)四月,晋封多铎为和硕豫亲王。当年六月,执掌礼部事务。十二月,清对朝鲜用兵,多铎率领前军出征

公元1638年(崇德三年),又随皇太极出征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在与锦州明军作战时,祖大寿率兵前来袭击,多铎战败。1639年(崇德四年)五月,由诸王、贝勒、大臣等奉命在崇政殿***议多铎罪状,削去亲王,降为贝勒。八月,改管兵部事务。从此,多铎不再被重用。1642年(崇德七年)七月,当议叙松山大捷立功人员时,多铎虽无大功,但仍晋封为多罗郡王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四月九日,多铎随同多尔衮大军从盛京向山海关进发。二十二日,他与阿济格等率领数万铁骑直冲大顺军,大败李白成二十余万大军于山海关,并指挥八旗精锐部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前锋追击大顺军,过北京,直至固关而回。五月二日,多尔衮大军进入北京定都。九月,迎世祖皇帝进北京。十月初一日,六岁的福临登基,从此清王朝取代明王朝。这时,复封多铎为豫亲王,并授为定国大将军

随后,他根据多尔衮的作战部署,统率大军出征。十二月,多铎大军到河南孟津,大顺军退保陕州。清军沿黄河推进至陕州,打败李自成军于灵宝,继续向潼关进军。公元1645年(顺治二年)正月,攻陷潼关,李白成败回西安。十六日,多铎向西安进军,十八日占领西安。李自成先五日弃西安,出蓝田口,经过商州,进入湖北境内。同时,英亲王阿济格及平西王吴三桂也率清军到西安。二月,多铎奉命将绥抚关中及追击李自成事宜交给阿济格,自此奉照密令南下

同年二月十四日,多铎大军到河南境内,经南阳、归德、安徽泗州,于四月十五日打到扬州城下,二十五日破城。五月五日进军到长江,明瓜州守将郑鸿逵等率舟师人海进福建,南明福王朱由崧弃南京逃走。五月二十五日,多铎大军到南京,不久便拿获福王朱由崧,遂下令贝勒博洛等乘势直取杭州,南明淮王朱常清投降

多铎统率的南征大军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即定河南、江北以及江浙地区,前后招抚文武各官二百多员,马步兵三十多万人。七月,清廷派出贝勒勒克德浑替代多铎镇守南京。十月,多铎凯旋回京,世祖皇帝福临到南苑亲自迎接,不久就加封他为德豫亲王

公元1646年(顺治三年)五月,多铎封授为扬威大将军,统领大军出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得胜回师。九月,多尔衮出边至兀蓝诺尔地方亲自迎接多铎。十月,多铎回京,世祖皇帝福临出安定门迎接慰劳。1647年(顺治四年)七月,又晋封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取代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听政务

公元1649年4月29日(顺治六年三月十八日),多铎身患天花而病逝,时年仅三十六岁。多铎长子多尼承袭爵位。1652年(顺治九年)三月,由于睿亲王多尔衮被削爵除籍,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以多铎的罪状虽不显著,然与多尔衮是同胞兄弟,"一体无异"为名,追降为郡王

至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六月,追谥曰通,即豫通郡王。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高宗皇帝弘历在为多尔衮平反昭雪的同时,认为多铎降封为郡王,纯系因受睿亲王诬狱株连所致,所以特旨令多铎仍复封为豫亲王,世袭罔替,配享太庙。八月,人祀盛京贤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