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记忆大师》?
在缺乏成熟类型片体系的支撑下,《记忆大师》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国产悬疑片,可以算是国产悬疑片的一部破冰之作。目前主打悬疑路线的电影,大部分都是低成本制作,缺乏扎实优雅的剧本支撑,以至于只是小打大闹,浑水摸鱼在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捞点甜头,能被大家记住的电影少之又少。当时的催眠大师似乎给中国的悬疑片带来了一丝曙光。虽然整部电影并不耀眼,但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来说,完整地展现一个合理的故事,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从《催眠大师》到《记忆大师》,陈正道导演对类型片越来越精通,不断开拓创新,真正让中国的悬疑片升级了。
影片讲述了黄波饰演的男主角蒋丰因一次操作失误,被载入了一个杀人犯的记忆,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复杂惊险的故事。“记忆移植”是一个略带科幻感的题材,“记忆”往往成为悬疑片创作者最喜欢的梗,其中以诺兰的《Memento》最为出色。当然《记忆大师》还是有点弱,但全新的软科幻与硬推理相结合的创作模式还是让人耳目一新。记忆中总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充满了神秘感,这也让以“记忆”为主线的悬疑片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悬疑片需要的是剧情的层层解密、推理和反转。最好的效果是让观众看完之后恍然大悟,再想想就觉得有道理了。
以前所谓的悬疑片,都是生硬的悬疑,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再配上“诡异”的音乐,身后或某个方向突然出现的人或事,牵强的悬疑,只是把自己吓得呻吟。在这方面,陈正道做得很好,多重空间的叙事设定给了主角更大的发挥空间。两位影帝黄波和段奕宏的表演代入感极强,对剧情发展的多视角回顾也让影片在剧情呈现上展现出了不俗的水平。同时,软科幻中记忆删除和记忆重置的设定,巧妙地设置了很多误区,让观众在记忆、梦境和现实空间中辗转反侧,真正做到了悬疑,令人意想不到。
突出之处有目共睹,但故事情节在逻辑上仍显牵强,人物动机有待进一步推敲,日常对话等台词略显突兀生硬。影片过于精细,导致段落协调难以得心应手;导演想说的话很多,想做的事也很多,但是在有限的片长里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往往会顾此失彼,头重脚轻,甚至落得个不好的下场。幸运的是,这部电影的结局并不糟糕。虽然跌跌撞撞,在屌丝的过程中几经反转也有瑕疵,但不得不说,摆脱了“看不到开头,知道结局”通病的《记忆大师》依然有着极强的代入感和更具创意的视角,使其本身成为国产悬疑片中的上乘之作。
或许在引导能力上离大师们还有距离,剧情也不够好,但至少能看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故事的答案直到最后才揭晓,真正走出了“看完开头才知道结局”的尴尬悬念。对于自己的作品,陈正道曾谦虚地给《记忆大师》只打了三颗星,说“这是对他勇气和野心的褒奖”。野心当然可以很大,勇气也值得鼓励。陈正道能保留自己擅长的类型片并不断突破创新,确实难能可贵,中国电影的发展也需要这样的血液。
推动一部类型片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创作者在充分的理解和认知下,充分释放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可以的话,应该把一种类型专注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耐得住寂寞,避免随波逐流和被市场趋势所驱使而失去自己擅长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与观众形成更良性的互动,形成更真实、更深刻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