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会导致精神失常吗?对人有什么影响

旅途精神病概述

旅途精神病是指发生在旅行途中的短暂精神病性障碍。较早提出的是Prokop(1965)和Nilsson(1966),他们将在国外旅行引起的精神障碍称为旅行精神病,并作为单独的精神综合征。Streftzer J(1979)通过对至夏威夷的旅游者和路过者在精神科急诊就诊病例的临床分析,认为这些病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椰子香蕉综合征”,另一类属于旅行者对旅行本身体验的反应,对后者的描述与旅途精神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福田一彦(1987)报道2例旅行精神病,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国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是司法鉴定部门。1993年7月在旅顺召开的CCMD-2修订的全国会议上,提出将旅途精神病纳入CCMD系统。旅行性精神病又叫旅行性精神障碍,是旅行者在旅途中常见的一种突发性精神障碍。此病在铁路列车旅客中多见,并会导致恶性人身伤亡事故。

旅行性精神障碍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一般有如下特征:

1、发病较急,持续时间短暂,可以获完全缓解;

2、基本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理解力和判断力降低,缺乏理智、表现幼稚、行为接近原始本能反应,事后遗忘或部分遗忘等;

3、被害妄想是其最突出和常见的症状;

4、旅行性精神障碍者还表现出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焦虑,如言语、动作增多,失笑,大叫,到处游走,莫名其妙的紧张,大祸临头感,坐卧不安等。

旅行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短暂性精神疾病,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即可恢复,平均康复时间为8小时。

旅途精神病流行范围

旅途精神病的发病率:根据国内外调查资料,旅途精神病的发病以长途火车旅行最多,其次也可见于远途航海、跨洲际航空飞行以及长途汽车旅行中。从报道资料总体来看,国内旅途精神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显示最低为17/10万,最高为81/10万,相差较大。

旅途精神病的患者多为青壮年,以男性人数居多,大部分为农民或打工者,小学以下占大多数,教育程度偏低,绝大多数病人无家族史及个人史。因缺乏列车客运量中人口学构成比资料,故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旅途精神病病因和发病机理

Nilsson(1966)认为旅途精神病的发病原因有三点:①由于语言知识贫乏而引起的言语隔阂;②疲劳引起的活力减低;③病前有分裂性或癔症性的个性。福田一彦(1987)得出旅途精神病的发生与病前依赖或孤僻个性、连续不眠所造成的精神疲乏、反复加重的躯体状况薄弱有关。上海吴文源教授等承担了铁道部课题“旅途精神病的综合因素分析”,对该病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如下:①旅途精神病患者多数为初次乘车旅行、文化程度低、以农民及打工者居多,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乘车时间长,连续不眠时间长。②由于列车超员严重,患者所处车厢内CO2浓度高,大部分患者在硬座车厢无座位,他们或站立或困于一隅,身体活动受限,势必极度疲劳。③患者长时间持续无进食或很少,车厢内供水次数少则更加重饮水量的减少,在上述状况下,患者身体内环境失代偿,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如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钾、红细胞压积等)。④患者具有内向或偏执的性格,表现为沉默、孤僻、悲观,对他人有敌意等,具有一定的易感心理素质。⑤患者往往在上车前就具有前途未卜、焦虑不安的心境,大多是首次出门,随身携带有来之不易的创业本钱,处于陌生的车厢内,缺乏人际交流。③旅途精神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地理和时间分布规律:地理环境以从内地至乌鲁木齐的兰新线一段最多,这一段处于千里茫茫戈壁,人烟树木罕见,属于干燥的高原气候;时间方面以1月至3月春运高峰期间最多。也有学者认为时区差在病因学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以航空旅行最为突出)。

总之,旅途精神病作为一类特殊的精神障碍,其产生是由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多因素作用结果。

旅途精神病临床表现

旅途精神病的临床表现完全符合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特点,其表现形式多样。吴文源研究分析得出四类症状群:第一类为地点定向障碍、伤人、人物定向障碍、自我定向障碍、时间定向障碍、无法有效交谈、焦虑;第二类是眼神迷茫、无目的行为、其他妄想、幻嗅、毁物;第三类是被害妄想、恐怖、跳车、幻听、胡言乱语、错觉、遗忘、痴笑、理解困难、言语零乱;第四类是关系妄想、哭泣、幻视、幻味、忧郁。从临床分型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以意识障碍为主,一类以思维障碍及行为障碍等为主。

旅途精神病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旅途精神病的病程多在数小时至1周左右,多数患者停止旅行或充分休息后可自行缓解,若应用精神科药物一般较小剂量即可有效。由于缺乏长期随访资料的调查研究,故对其预后尚难下定论。吴文源课题组现场调查工作结束3个月后,对旅途精神病患者进行的随访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承认当时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帮助;部分患者停止旅行后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曾服用中药、营养补剂、镇脑宁、芬必得等,但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且未发现复发的病例。从目前研究来看,旅途精神病的近期预后较好,其他的回顾性调查亦支持此结论。

旅途精神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越来越多的研究及文献报道证实,在旅途中突发的精神病性障碍与因在旅行过程中的应激因素所诱发的病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转归及预后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同意将旅途精神病作为一个诊断名称,归入“CCMD-2-R”的“其他短暂精神病性障碍”(23.8)类别之中。

诊断标准:①在长途旅行中(铁路、公路、水路航运或洲际航空)或刚结束旅行后,急性发病;②发病前有明显精神应激、躯体过度疲劳、过分拥挤、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水分缺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③病程短暂,停止旅行与充分休息之后,数小时至一周内自行缓解;④应排除病症及旅途诱发的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障碍。

旅途精神病治疗

治疗(应急措施)①对主动向乘务员反映有头昏、紧张、不安等表现的旅客,除耐心安慰外,改善患者所处旅行环境或条件,充分休息,同时可给予地西泮5mg口服,并注意观察,由专人监护。②当患者意识障碍较轻,无冲动或兴奋紊乱时,可给氟哌啶醇4mg口服,或氯丙嗪50mg口服,4~6 小时一次,同时加强监护。 ③当患者出现恐怖性幻觉、错觉,或有被害妄想时,须注射地西泮剂。肌肉注射地西泮5一10mg,年老体弱者每次5mg,4~6小时一次。病情不见好转,可肌肉注射氟哌啶醇,每次5~10mg,合并东莨菪碱 0.3mg, 4~6小时一次,症状缓解后改用口服片剂每次6mg,4~ 6 小时一次。由于这类病人的惊恐反应,易出现自杀、自残和伤人行为,为此必须进行隔离保护,必要时用保护带约束病人,但要注意捆扎部位不可太紧,以防肢体由于血供不足而受损。半小时察看一次,并定时给病人喂食物。必要时就近停止旅行,并护送至医院给予治疗。

旅途精神病生活病例

有位大二学生,1月底乘火车回家,旅途中突发了“旅途精神障碍”。

他没有买到座位票,一路站在拥挤、不透风的车厢里,久未进食。十几个小时后,他突然独自发笑,口中喃喃自语,说身边的旅客是特务,要害他,表情恐惧,欲从车窗往外跳,幸被乘警发现,才未发生意外。每年春运,都会有这样的个案发生。

旅途精神障碍,是指一般在长途旅行中或刚结束旅行后急性起病的“急性精神障碍”。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应激、躯体过度疲劳、过度拥挤、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过分缺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一些人精神、身体功能对环境变动的调节适应能力的损耗以致衰竭,出现精神崩溃、反应失度的急性精神障碍。

症状大致有3类:1.急性焦虑或惊恐发作,表现为提心吊胆,有强烈的恐怖感,剧烈心跳,胸痛,呼吸急促和窒息感,全身发麻和针刺感,这些又反过来会加重恐惧心理。2.妄想阵发。认为周围发生的任何情况都与自己有关系,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对自己不利。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病人会主动攻击别人,或采取极端的措施逃离。3.精神错乱,意识朦胧。表现为神情茫然。当病人清醒了以后,对这一段的经历想不起来,或回忆不清楚,有一种做梦样的、模糊的记忆。

旅途中,当您发现身边的旅客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时,一定要严密地限制患者的活动,避免在精神紊乱的情况下做出跳车等不当行为。

为了避免旅途精神障碍的发生,建议:1、内向孤僻的人最好与人结伴而行。遇到问题有商有量,***同解决;2、对旅途提前作好充分准备,要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营养;3、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钱物的丢失是造成旅客精神错乱的重要因素之一;4、要善于与人沟通,这样在旅途中可得到别人的帮助。

〔病例〕老王的儿子是武汉某高校在读的大二学生,家住崇阳农村,去年休完暑假后,8月底乘车到达县城,未作休息又换乘火车返校。当时天气炎热,适逢学生返校高峰,旅客特别多,他又没有买到座位票,一路站在拥挤、不透风的车厢里,久未进食。途中,他突然出现精神异常,独自发笑,口中喃喃自语,说身边的旅客是特务,要害他,表情恐惧,欲从车窗往外跳,幸被乘警发现,未发生意外。他既往无精神病史,经过当地医院临时处置后,情绪稳定。

〔分析〕根据上述情况,一般考虑为旅途精神病。为探明病因,建议到医院加作心电图检查和脑电图检查,借以排除癔症及旅途所诱发的其它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