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彻斯特鬼屋
温彻斯特鬼屋的一切蹊跷离奇之处大概只能这样解释:莎拉一面在挖空心思取悦善鬼,一面千方百计在逃避恶鬼。她用自己的财力为WINCHESTER枪下的孤鬼尽地主之谊。她相信鬼怕冷,所以这里有最完善的取暖装置;她相信鬼怕镜子,她就在这里取消镜子的存在,让鬼在镜子面壁的舞厅心安理得地翩翩起舞;因为鬼没有影子,所以她的华屋终夜灯火通明;因为传说鬼是由烟囱出入,所以她修了47个壁炉,47个通道,她的钟声用来呼唤孤魂野鬼,夜半12点到凌晨2点是它们回来的时辰;她的主仆***享的华贵家具其实是要让鬼处处体味主人的好客;她从未去挖护城的沟堑以隔绝尘世的纷扰,因为她怕畏水的善鬼会因此却步,她购置了游艇和另外的房产,自己一生都未用过,甚至未去看过,唯一可行的解释似乎是她要给飘荡的野鬼以娱乐和栖身的场所。莎拉相信恶鬼要加害于她,所以她要使门柱和壁炉架上下倒置,让恶鬼内外不辩天地,她要设迷宫一般的走道、暗门、铁栏杆,以迷惑羁绊尾随她的恶鬼。没有人猜得透为什么莎拉要给她的别墅取名LLANDA,一个不知寓意的印第安名;也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为什么莎拉那么偏爱数目字13,在温彻斯特鬼屋“13”的出现不是偶然,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她的缝纫房有13道门、13扇窗,窗上有13块蓝色或褐色的玻璃,47个壁炉有13个烧木头,她有13个浴室,第13个浴室有13扇窗,鬼屋的唯一的淋浴装置就安在这里,安装高度恰好是莎拉的身高;她的花房有13个小圆屋顶;她的墙多数有13块护墙板,楼梯多数有13级,舞厅的地板由13大块拼成,地板由9大块拼成,但是,每大块由13小块拼成,枝形的吊灯一般点12支蜡烛,莎拉点13支;门前的马车道,两旁有高大的棕榈树,数一数,不多不少正好13棵;莎拉的遗嘱分为13个部分,每个部分她都签名;按西方习俗,13是不吉利的数字,莎拉用13警告恶鬼此地不宜,另觅它处;还是因为自己的负罪感用13来自我惩罚,正如她的麻省同乡霍桑(1804-1864)笔下的牧师自己悄悄带一个红字?满楼的13,简单的叛逆?我看到更多的是绝望。
说也奇怪,莎拉死后几十年别墅又恢复原貌,整修了3年,一***耗去的油漆不多不少13000加仑;1974年温彻斯特鬼屋为加州政府定为文物(REGISTEREDCALIFORNIAHISTORICALLANDMARK),编号为868,发布日期为是年5月13日,星期五。
唏嘘之余不得不赞叹莎拉机敏的匠心,那些荒唐设施有时也有极世俗的实用目的,她有6个保险柜,从未失窃过,归功于她设计的防盗窗还是防鬼的迷宫?7转44级每级高两英寸的楼梯正合一位患关节炎老妇人散步之用;有的门只高4英尺10,只有身材矮小的莎拉可以进出自如;52扇天窗并非扇扇通天,却必然直通厨房或是仆人房,在楼上巡行的女主人偶一回眸之际,天窗不就成了了望孔么?莎拉的招魂室没有窗只有直通厨房的天窗,大概她与鬼晤谈的同时也在冷眼观看仆人的一举一动吧?女秘书和女护士的房间据说可以和公主的香闺媲美,天花板上挂着水晶吊灯,浴室里有桃花心木的镶嵌,但没有镜子,门上安着透明的玻璃,似乎女主人要洞察一切,容不得别人的隐私。走廊上的雕花玻璃华而不实,当你退后一步选定角度,你会惊叹这其实是一块放大镜,远处SANTACLARA的景物历历在目;木制的墙壁夹有石棉,几十年来从未失火;她设计了一按就着的煤气灯,还有对讲系统(INTERCOM),可以和任何屋子的仆人联系;夜半招鬼的钟楼白天也可以紧急召唤仆人,她设计的阳台流水装置更是巧妙,浇花的余水正好流入楼下的花园。“你能说她是个疯女人么?”导游反问一句。
从鬼屋出来,正好是占地19英亩的后花园,当然气派,白宫也不过占地18英亩,游客可以随意游荡,不必导游陪同,出于本能,我还是选择跟着导游小姐。她发给我们一人一顶安全帽带着我们钻各式各样的管道地下室,看鬼屋的奥地思电梯怎样工作,煤气怎么产生,煤烧完了以后是什么模样,就是煤渣了,中国学校锅炉房后边成堆的那种东西,美国人没见过,放在一个玻璃盒子里,闪光灯一阵乱闪。最后我们进了一个挂满铁链和绳子的房间,我以为是刑房,原来只是马房。
雨中的花园更显得素雅清淡,枝叶藤蔓纷披垂荡,据说这里有莎拉从110个国家引进的奇花异木,修剪成弯月形的树篱正伸向莎拉去世的卧室。雨中的花园拥抱着鬼屋,前者的静谧和后者的神秘大概是此处唯一自然的结合,悠闲而潇洒的外表里面是紧张得透不过气的郁结,对死的恐惧夹杂着对生的依恋,一面是天真、浅薄、粗俗、狂诞姿肆的任性,一面是实际、冷静、滇密周全的心思、冒险、勇气,甚至穷奢极欲。它似乎少一点欧洲鬼屋的神秘,只觉得有一鬼小的幽灵陪着我们在那小鸟房里转;它也欠缺一份中国鬼故事里的洒脱,但温彻斯特鬼屋两种极端不自然地捏合在一起,大概只有美国文化不在乎它的武断。
离开时我突作冥想:温彻斯特鬼屋的夜游和月下游又该是如何的景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