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冯小刚在哪部电影中差点丢了命?冯小刚与王朔的合作

请点击↑↑↑↑但是最终,冠军的桂冠还是落到了冯小刚的头上。这让很多人相当惊讶。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导演,偶尔当个演员也能获得最佳男主角的荣誉。他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冯小刚主演了一部叫《老六与老六》的电影,是一个老北京的黑帮。在电影中,冯小刚饰演的刘烨因为儿子卷入了一场与富二代的冲突。

他偏执的用自己的“规则”去解决矛盾,结果只会越陷越深。

现实中的冯小刚和电影中的刘烨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有北京口音,生活态度守旧,都很有活力,拒绝向自己认为的“不正规”妥协。

不同的是刘烨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所以他的实力是放出来的。另一方面,冯小刚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这种力量来自于他。此外,冯小刚几乎是另一个第六大师。

真实的冯小刚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么得到那种力量的?这得从一家公司说起。

公司名称:北京孟浩影视策划服务公司;报名电话:1101081435912;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四道口路早君庙甲2号;法定代表人:王硕;主管单位: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企业状态:已撤销。经营范围写着:电影、电视剧、文化节目策划及咨询,经济信息咨询,零售家用电器,家用电子产品,装饰材料,工艺美术(烟花除外),建筑材料。

多年后,冯小刚在自传中回忆起这家早已远去的公司,以及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词语——除了烟火。事实上,这家看似多元化的公司只有三个人——董事长王朔、总经理冯小刚和一名财务总监。

没有员工可以领导。用冯小刚的话说,主席每天都要亲自扫地、擦桌子。

1993年底,在三个人的安排下,成立了这家名为好梦的公司。因为是第一次开公司,所以他们三个有些弱。装修办公室的时候,他们打算把董事长办公室改造成密室。如果有人不想拜访,他们可以谎称老板不在。

开业当天,前来庆祝的各方宾客在公司门口发现了一个抽奖箱,与公司开业时送给宾客的礼物不同。这个抽奖箱让客人们流血了。抽奖箱里有一堆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让前来祝贺的客人抽取。他们碰哪张发票,就按票面金额买单。

换句话说,前来祝贺的客人光说两句“生意兴隆”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质性的表现。最幸运的客人摸了一张4000块的大班发票,要全款。

这家公司的名字是梦想,它的行为就像一场梦。开业当天,公司开业,客人报销的发票成了这家公司的第一笔收入。这家公司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面子,就要提到冯小刚和王朔这两个人。

冯小刚出生在北京。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婚了。他的母亲把他和他的妹妹一路带大。当他在中学的时候,他爱上了油画。要知道,在他成长的60年代,学美术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妈妈为了省钱,很辛苦的给他买各种颜料。

几年后,正是这种绘画技巧,使他能够自食其力,为母亲分忧。那是1978,高考刚刚恢复。冯小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继续深造。如果他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历史可能会进入另一个有趣的岔路口,他同时代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可能会以另一种姿态进入电影界。

第二个选择是参军,加入战友文工团做一名文艺兵。冯小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一是因为他参军了,有工资,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其次,他很羡慕军人,尤其是文艺军人,能穿干部制服,拿六块钱的工资,穿束腰大衣,这让他看起来很骄傲。他领到军装后,还请假回家让母亲看了一眼。

就这样,冯小刚成了一名文艺战士。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的文艺兵甚至比现在的海龟还厉害。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表演,他们都提着同一个行李箱,特别有气势。

正是对这段时期的怀念,促使他拍摄了一部献给艺术团的电影《芳华》。

从军七年,1984,冯小刚退伍,调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当艺术家。也是从这里,冯小刚认识了王朔,并与他一起担任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电视剧在1991播出后,风靡全国,随后冯小刚与郑晓龙导演了《北京人在纽约》。在梦想公司开业前的一段时间里,冯小刚已经成为影视圈不可忽视的潜力股。那时,王朔比冯小刚有名得多。80年代末,他是无数年轻人心目中的精神导师。他的避讳崇高、调侃精英的文学作品在当时非常流行。在影视行业,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包括《倔强的晴天》等经典作品。很多电影人都以能拍出王朔的一部作品为荣。

因为王朔和冯小刚的口碑很好,梦想公司成立不久,就有一个金主找上了你,那就是他们的第一个项目,《甜蜜的梦想给你》。当时只是一个意向,连剧本都没完成,投资方就把承包方的利润给了他们。

王朔的意思是不用担心分钱的问题。这钱不能养老,不如用在公司公关上。冯小刚对* * *关系的理解是,一堆人吃吃喝喝不入正题,不计一时得失,为以后的合作埋下伏笔。

梦想公司在他们富起来之后开始了他们的公关: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待人接物,从亲戚朋友到同行或者企业家。在这些饭局上,冯小刚和王朔总是不分男女,抓到一个人,就狠狠地夸一顿。刚开始有一些话没有传达意思,让被吹捧的对象起了疑心,但是经过反复练习,都练就了一套说好话的绝活,总是很夸奖对方。

比如,在表扬一个老板的时候,他说他名下的产业太多,数不过来,所以他只能晚上站在京山上,让手下为他的产业熄灯,很快北京一大半的地方都会熄灯。被表扬的老板心花怒放,直言晚上还要继续请客。

其实他们对别人的赞美和当时运营的“给你做个好梦”这个项目有关系。市场经济初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些生硬。他们想通过《为你做个好梦》改变这种社会风气,希望人们能多说好话,让互赞成为人们沟通的润滑剂。

这一生的积累,时隔多年,被两人搬上了大银幕。

但《甜梦给你》作为甜梦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并没有如期完成,项目卡在了剧本里。曾经写过《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屠龙记》等剧本的冯小刚,无状态地坐在打字机前。用王朔的话说,这是一个障碍。

当时钱花的差不多了,剧组也建好了。剧本就是出不来。眼看“好梦”就要变成“噩梦”,冯小刚越是焦虑,越是写不出来。看着冯小刚忧心忡忡的样子,王朔终于决定,写不出来就把它放下,不能因为它而丧失创作能力。

之后,梦想公司用从三部剧里挖出来的钱,一地鸡毛,从未失去我的爱和爱哀悼,勉强塞住了这个洞。

《永远失去我的爱》是冯小刚执导的第一部独立电影,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这是一部描写当代人价值冲突和精神危机的作品,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影的成功有两种方式:一是像第五代导演那样,用象征性和地方性的视觉叙事来制作电影;或者像第六代导演一样,自费拍地下艺术片,带出国参加评奖。但《永不失恋》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更接近第四代导演的风格,没有得到理论界的关注。

另一方面,受电视剧影响,80年代以来,国产电影一蹶不振。1993年国产片产量减少一半,观众不足,也就是1/3。受大环境影响,电影票房表现并不理想。这让当初踌躇满志的王朔和冯小刚有些沮丧,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更大的危机很快向他们逼近。

多年以后,冯小刚仍然准确地记得这一天,1996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这一天,正在执导电影《颠覆的生活》的冯小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种不安感油然而生。

当他和王朔走进时任北方电影厂厂长韩三平的办公室时,一份电影局的通知递到了他们手中,上面赫然写着“我建议电影《悲惨世界》停止拍摄。”

当天,冯小刚解散了剧组,和朋友们喝得酩酊大醉,在路上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发现徐帆在看着自己,默默的哭着,脑袋右侧露出一块拇指大小的头皮。

这一天永远留在了冯小刚的记忆中。他觉得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甜梦公司投资拍摄的6部作品,要么被叫停,要么被封杀,要么结局很惨。这件事之后,野心勃勃的梦想公司走到了尽头。

公司解散后,王烁去了美国隐藏实力,而冯小刚一度躲在一个不知名的别墅里。他的职业生涯也到了最低点。这是电影《甲方乙方》中葛优的一段自述,既反映了当时电影业的萧条,也反映了当时冯小刚的状态。现实中,他与王朔的梦想公司已经不在,而他的电影事业的梦想此时才刚刚到来。

1997春节刚过,冯小刚接到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的电话,请他过来谈谈。韩三平和故宫电影公司总经理张和平都想拯救当时国内不景气的电影市场。他们想拍贺岁片,想找一个成熟的导演,主动的,手里有素材的,符合观众口味的。

知名大牌电影导演显然不是他们的考虑对象——那时候,几乎不可能把市场的概念强加给那些拍艺术片的导演。不得已,韩三平、张和平将目光投向了更具观众亲和力、创作风格更接地气的电视剧圈,冯小刚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这一次,冯小刚想出了这个主意,这就是最初的梦想公司未能做出的项目“给你一个甜蜜的梦”。他把剧本的中心情节《甜梦一日游》的想法告诉了韩三平,韩三平听后很快就敲定了项目。

也许经历过梦想公司兴衰的冯小刚有了更多的感悟。三年后,冯小刚完成了他一直担心却写不出来的剧本,并将它命名为《心比火热》。一开始王朔说创作中遇到的坎过了。

这部电影是冯小刚的最后一战,他大胆地接受了制片人紫禁城影业提出的一个条件:没有钱,没有片酬,只有票房收入。不成功,必死无疑。

冯小刚当时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在经历了梦想公司的挫折后,他要赢得舆论,这是唯一让他继续做导演的因素,而舆论的直接体现就是票房。为此,冯小刚必须让自己更加市场化。

为了贴近观众,邀请了剧场经理和观众代表参加剧本研讨会,来回讨论了11次,修改了十篇稿子。一位姓陈的女影院经理给了他一个意见:“张被房东虐待的那一幕拍得不到位。张从不下跪,不像那样辱骂儿,得不到喜剧效果。一定要让他跪下。"

这个意见不专业。冯小刚一听,急了,脱口而出:“你看懂剧本了吗?”女经理脸红了:“冯让我告诉你,我虽然不懂剧本,但我懂观众,我懂市场!”"

最后,让傅彪饰演的张下跪。当影片在北京地质大礼堂的剧场举行观众见面会时,冯小刚向女经理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陈经理,我得谢谢你。看完电影,我觉得你的意见特别好。虽然不符合编剧规律,但特别符合观众口味,有效又搞笑。”

这部精心制作的影片最终被命名为《甲乙双方》,并于2月20日投放市场,1997。上映不久,就引起了轰动。这部电影成功地将许多人的目光从电视转移到了电影上。为了看这部电影,人们又回到了电影院。这部投资370万的电影最终票房收入3000万,仅北京一地就收入11.5万,给当时低迷的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然而,这部在当时创下票房纪录的影片却无法得到理论界的认可。甚至有批评者说:《甲方乙方》只是一个肮脏的“小品串烧”。这些刺耳的声音可能与冯小刚当时在电影界的尴尬地位有关。

从年龄上来说,他比陈凯歌小六岁,正好介于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之间。就创作风格而言,他不属于这两者之间的任何一个群体。很长一段时间,冯小刚的名字和王朔绑在一起,他的作品被视为王朔电影的一部分。

外界的声音并没有干扰冯小刚的创作。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连续拍摄了两部轰动一时的贺岁电影《要么在,要么永不停歇》,空白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贺岁档”的概念,冯小刚成为了“贺岁档之父”。在他的贺岁片成名后,他试图回去拍摄符合他口味的现实主义电影。然而,在拍摄了反映社会生活问题的《一声叹息》后,主流评论仍然没有改善。2000年,《一声叹息》的票房表现仅次于囊括了除最佳导演奖之外的所有五大奖项的主旋律电影《生死抉择》,但仍未能入围当年的金鸡奖。那段时间,冯小刚的作品根本得不到主流评论家的认可。

一声叹息带给冯小刚的另一个副产品是与华谊公司合作的深化。事实上,从《没完没了》开始,华谊公司已经成为冯小刚电影的制片人之一。

但在当时,冯小刚并不是华谊的唯一选择。

几乎与此同时,华谊公司还投资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以及主题电影《我的1919》。在众多投资过的导演中,华谊公司老板王似乎更偏爱姜文,投资过《鬼子来了》《晴天霹雳》等多部电影。但是,霸气又有主见的姜文,让华谊公司的王氏兄弟有些“撑不住”。

相比较而言,华谊公司在与冯小刚的接触和磨合过程中,找到了很多认同。冯小刚对电影的许多思考方式和出发点与制片方相当接近,他也多次表示愿意与制片方分担电影运营的商业风险。类似的想法和票房号召力带来的商业保障,让华谊公司下定决心,很快以一年400万的高价签下了冯小刚。

多年后,我们还能从演员阵容中看到两家公司的远大抱负,不仅有冯小刚的老搭档、老牌演员葛优,还有港星关之琳和好莱坞老牌演员唐纳德·萨瑟兰。这部电影也是冯小刚的转型之作。与之前的大圆满式结局相比,这部电影是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除了保留了京味儿一如既往的调侃风格,他还敏锐地注意到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和争议话题,比如互联网公司、房地产热等。

《大人物》最后一段:你必须选择最好的黄金地段,聘请法国设计师,建造最高档的公寓。电梯直达家里,最小的户型400平米。什么宽带,光缆,卫星,你能把他连上的都行。楼上有一个花园,楼里有一个游泳池。楼里有个英国管家,戴着假发,特别绅士。主人一进门,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告诉别人: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贝尔有面子。用哈佛的教材在社区再建一所贵族学校,一年就要好几万美元。再建一个美国诊所,等24小时。就一个字——贵!看一次感冒要一万八。周围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如果你开的是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说要卖多少钱?我想无论如何要花两千美元。两千美元?这就是成本!起价4000美元!不要太贵,没有折扣。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花2000美元买房子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付2000美元。你知道什么是成功的人吗?成功的人都是买最贵的东西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对于房地产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有趣的是,影片中许多看似荒诞的情节,却在若干年后的现实中一一应验。然而,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冯小刚差点丢了性命。

事实上,在录制这个节目之前,冯小刚的内心已经不止一次警告过他。在电影《大人物》的片场,他突发心脏病,一度被送往医院急救。病情稳定后,他从医院赶回片场继续拍摄。

他在外人面前似乎无所事事,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内心的不安。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冯小刚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生活在夸张的恐慌中。有点不舒服,马上吞下几粒速效救心丸,吸氧平躺,无助地看着周围的世界。

在《大人物》拍摄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冯小刚不是在拍新作品,而是和妻子徐帆一起休养。

也就是说,在冯小刚康复期间,中国的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获得2.5亿国内票房,1,1海外票房。次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准入暂行规定》,大量风险投资开始进入电影领域。越来越多的观众认为,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应该看“大片”;投资人也认为,只有拍大片才能赚大钱,中国电影正式进入“大片时代”。

2003年,渐入佳境的冯小刚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由于无力扭转社会潮流,他干脆在这个一鸣惊人的时代加入了华谊公司。他想给那些人看,我也拍了一部你觉得很难的电影。这个镜头迅速在商业大片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暴。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华谊公司王氏兄弟娴熟的商业运作,《手机》、《天下无贼》、《宴席》、《集结号》、《非诚勿扰》等作品相继推出,与华谊公司的联手打破了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2008年,《非诚勿扰》上映19天,票房突破3亿,冯小刚成为中国第一位个人作品票房超过1亿元的电影导演。那段时间,冯小刚骄傲地说:他的电影投资回报率是200%,利润仅次于贩毒。

2009年,华谊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在他们公司的上市招股书中,也毫不掩饰地强调了冯小刚对公司的贡献和意义。

此外,由于公司目前业务规模有限,少数签约制片人和导演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相对较高。例如,在电影业务方面,冯小刚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两部电影《集结号》。而《非诚勿扰》在报道期间。报告期内,这两部电影累计票房收入18896.5万元,约占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40%,占总营业收入的18%。公司对冯小刚团队有一定的依赖。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电影的黄金时代。进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多,总票房连续几年快速增长。拍商业片也成了大部分电影公司的学问。然而,创造了《除夕市场》的商业电影教父冯小刚却有不同的想法——拍一部关于民族苦难的电影《1942》。

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盘旋了18年,在商业片占主流的时代,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是非常困难的。

冯小刚巧妙地利用合作和旋转来拍摄他喜欢的电影。他把自己的电影分为两种:满足自己的和满足别人的。

1999他拍完了相对不喜欢的《无尽》,得到了一口气拍完的机会。从此,他每拍一部电影,都会和投资方达成某种默契:我让你满意,你让我满意。《一声叹息》之后,冯小刚拿了个“手机”让投资人满意;大片《夜宴》拍完之后,是他最喜欢的《集结号》,然后他又赶紧拍了《非诚勿扰》,让投资人满意。

2011,他终于等到了出手1942的机会。

《一九四二》的故事原型来自刘震云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没有人物,没有情节的调查小说。仅仅是1942的史料拼图,在此基础上拍摄难度可想而知。

早在90年代初,冯小刚看了刘震云的小说后,就有了将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的想法。1994年,冯小刚和刘震云一起参加京青会时,曾要求刘震云改编《1942》,刘震云拒绝了,告诉他时机不成熟。冯小刚后来开了一个玩笑。他可能是怕我拍不好。

时隔6年,2000年春节,冯小刚接到刘震云打来的拜年电话,同时得到一份大礼。刘震云在电话里说《重温1942》可以在路上了。

项目可以开工了,但问题还在。没有人物和故事,一部电影怎么支撑?冯小刚和刘震云想到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在酒店房间里精心构思人物和故事,另一个是笨办法,就是再次走难民逃离饥荒的路线。

两个人面面相觑。“他们俩都没那么聪明,我们只好用笨办法。”于是他们从北京出发,去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他们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整个过程下来后,受害者一个个出现在脑海里。电影里的角色有的活了下来1942,有的遇到了灵魂。

剧本初稿出来的时候,每个细节都特别生动,人物语言也非常准确。

2011的十月,电影又开始了。经过10个月的筹备,5个月的拍摄,7个月的后期制作,到2012年底,1942终于上映了。电影上映前,冯小刚在微博上放下狠话:我赌的是前12部电影积累的人气,我相信我对观众的判断。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失去一切,也无怨无悔。拍《1942》,你得把脑袋里的天线都拔掉。聋子不怕打雷。

这是他第二次在最后一战。大家都在拍艺术片的时候,他逆流而上,拍了甲乙双方,大获成功。

多年以后,当大家都在拍商业大片的时候,他又逆流而上,拍了这部国难,赌上了之前12部电影积累的人气。这一次,他押对宝了吗?

2012年底,他在19年拍的电影《1942》终于上映了。但首日票房只有2600万,口碑也很差。有些电影网站甚至一开始就失败了。糟糕的票房开局让华谊市值两天蒸发654.38+0.3亿。

随后,同期的对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泰国的尴尬,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前者国内票房意外突破5亿元,后者总票房654.38+0.267亿,成为当时中国票房史上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

票房失利让冯小刚突然意识到,他搞不清现在观众的喜好。2008年《非诚勿扰》出来的时候,他自信地对媒体说,“这么多年,没有人看好我的电影,但每一次,观众都支持我。在中国的导演中,我想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票房从来没输过。”但是在1942年,这条定律第一次被打破了。

电影上映后,还没有结束。为了报答华谊兄弟,不得不经常拍冯的喜剧,这就是后来所谓的私人裁缝。后来在2013担任央视春晚总导演,忙了半年,终于收获了一片骂声。那段时间,他过得并不开心。

2015年7月,冯小刚发了一条微博:如果我30岁,我可以妥协,退而求其次,因为时间还很充裕;但我已经快六十岁了,不愿意妥协用一句社会新闻里常用的短语来形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因为时间不多了。

今年主演了电影《六先生》。在电影中,刘烨是变化中的社会和时代的底层小人物,生活境遇并不太好。冯小刚对角色的理解是:“这个角色心里有一口气。要释放这口气,正好赶上儿子被绑架,他就豁出去了。”

无独有偶,当时因为《一九四二》的票房失利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件,冯小刚的整个状态和《六爷》很像。《私人订制》之后,他有段时间没去拍电影了,那股闷气需要一个出口发泄和爆发,电影《六先生》正好赶上了。

《六先生》结尾,刘烨和山城一起在冰上奔跑,不顾脚下随时可能融化的冰,去和对面百倍的敌人会合。那种轴向的力量不是冯小刚的写照,他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经常感觉自己时间不多,对艺术创作更加执着,不肯妥协。他在2016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中,坚持圆框拍摄。这种偏向于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构图手法,不仅形式新颖,还能让影片有一定的疏离感,让人坐不正。

然而,冯小刚的想法只得到摄影师的支持,从制片人到剧组的其他大师都反对这样拍摄。有些反对他的人还是他多年的好朋友。为了这份坚持,冯小刚曾经放出狠话:所有投资这部电影的人,要么拿钱回避,要么跟我一起跳河,没有中间道路。

正是这份坚持,让他站在了2016中国台湾省第53届金马奖的颁奖舞台上。这一次,他将获得最佳导演奖。

60岁以后,冯小刚的心态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方面他对艺术更加执着,另一方面他的很多观念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在他的电影中有所体现。

20多年前冯小刚拍摄的《甲乙双方》最后一段,梦游公司的人走上街头给大家说好话,他们叫大家放下那个拘谨的年代。20多年后的私人定制最后一段,主角们向人道歉,向自然道歉。他告诉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要保持。档案播出时间:每日节目周一周二23:16专题节目周三21:20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北京卫视官方微信北京卫视官方微博编辑拉菲克。